红丝带网

河南艾滋病村的小学教师(二)

她的家在河南艾滋病村,她是一位健康的女孩,她是村里40名艾滋孤儿的小学教师,甚至在没有教师工资的情况下也坚持教学。

  教这些孤儿不比教其他孩子,全班共有40多名学生,最小的3岁,最大的9岁(达到了学龄,但她不愿去村小学读书)。这些孩子中很多都是父母全无,跟着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过;其他的不是没了父亲,就是没了母亲。这些孩子当中,有几个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还有几个有症状但却没有被确诊。

  有病的孩子基本上是通过母婴感染的,一出生就携带病毒,村里这种孩子从来就没有一个活过10岁!他们的家人就跟侯会勤交代,孩子活不长,学不学东西是小事,让他们高兴就行,下雨、下雪就不来上学了。但令侯会勤感动的是,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是想到学校来读书。

  这样的学生组合,当然给老师带来巨大的压力。侯会勤在教孩子认字、画画和唱歌等文化课之外,还必须教他们艾滋病的常识和防范知识。

  在村子里,由于艾滋病已经不再是个敏感的话题,村民们在知道自己患了艾滋病后,已经没有了悲伤和抱怨,而是聚在一起打牌、下棋,不再干活。他们说,活一天算一天,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所以,孩子们几乎感觉不到艾滋病的凶险,村里死的人多了,大家已经熟视无睹,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不是悲伤和恐惧,而是淡然,好像那都是大人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艾滋病的危害,侯会勤经常带着孩子们去看望生命垂危的病人,让孩子们体验死亡的真正含义。

  侯会勤在教孩子们各种知识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看管好孩子,防止他们有矛盾冲突--健康孩子和病孩混杂,一旦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就有相互感染的危险!所以,侯会勤就把班里谁是艾滋病儿告诉大家(由于村里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艾滋病儿也比较多,不存在歧视问题),让他们在玩耍时不能碰撞这些孩子,绝对不许跟他们打架。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一转眼就忘了。所以,侯会勤一天到晚一刻也不能松懈,精神高度紧张。

  这样教了一个多月后,侯会勤感到自己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心中一度产生了动摇。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小事,却坚定了她继续干下去的决心。

  一天,班里新来了一个5岁的孩子。他刚失去妈妈,幸运的是,他没有被感染。吃过午饭后,他在班里睡着了,侯会勤怕他感冒,就找了一件衣服给他盖上。谁知,孩子一下被惊醒了,哭叫着“妈妈”,一头扑进侯会勤的怀里。侯会勤抱着他,问他怎么啦,他说他刚才见了妈妈。侯会勤怎么哄他都哄不住,结果班里其他的孩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最后,侯会勤也哭了。自幼失去父亲的她,从来没有像这样伤心过,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些孩子,因为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黄连般苦涩的故事,所有的安慰都显得那么空洞。

  这事发生后,侯会勤好几天都寝食难安,她觉得孩子们太可怜了,自己一定要留下来,给他们欢乐,给他们阴郁的童年撒下和煦的阳光!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