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曾被艾滋阴霾笼罩过的地方

“艾滋病村”让我们看到了艾滋病肆虐的阴影,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人们与病魔斗争的积极生活态度和顽强精神。

艾滋病感染 艾滋病故事 艾滋病感染故事

  乌干达在20世纪80年代曾是世界上艾滋病肆虐最猖獗的国家,今天成了世界上遏制艾滋病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乌干达政府在防治艾滋病方面的突出成绩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表彰,获得了防治艾滋病的“最佳成就奖”;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荣获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颁发的2000年“对世界防治艾滋病做出杰出贡献的领导人勋章”。

  肆虐的阴影犹在

  1982年,乌干达发现第一例艾滋病,随后迅速蔓延。十年内,不到2400万人口的乌干达,共有数百万人受病毒感染,143.8万人患病,83.8万人死于此病。最严重时,有的工厂因患病工人和死亡人数多而无法开工;有的村庄全村能劳动的人都患了病,地里无人干活。国家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999年我到中国驻乌干达使馆工作时,乌干达艾滋病毒感染率已从最高时的30%降至6%,乌干达以防治艾滋病成绩突出而引世人瞩目。但是艾滋病肆虐的阴影依然无处不在,尤其是它给社会生活遗留的创伤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我到乌干达后,拜会乌全国运动副主席就改了三次时间。第一次,我按约定时间去其办公室,等了许久不见人影,经询问才知副主席当日凌晨突然接老家通知,赶回乡下吊丧,赶不回来了。隔了约两个星期,再次约定时间见面。这次我吸取教训,出发前让主管同志先电话确认一下。果不其然,得到的回答是副主席家里死了人,去吊丧了。我好生奇怪,偏偏在我去会见时他家里就死人呢?我曾猜想是否副主席对会见另有考虑,因而借故不见呢?不久,对方主动邀请会见,我们终于见面了。他见面就表示歉意:最近接连两个堂(表)兄弟因艾滋病去逝,耽误了彼此见面,实在是天不由人。

  乌干达艾滋病肆虐高峰虽然已过,新增病人比率下降,但带病毒者和患病者仍为数不少,人们常会突然接到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乌干达朋友告诉我,按当地传统习俗,为死人送葬是不能不去的,因送葬而缺席和失约都属正常,应予谅解。

  与乌干达朋友的接触和交谈给我留下一个印象:他们的家庭都很大,有的说有十几个孩子,有的甚至有二十几个孩子。深谈以后才知道,差不多经济状况好一点的家庭都扶养着一些孤儿,少的几个,多的十几个。据统计,乌干达有240多万名孤儿,其中一部分是独立以来的几次战乱造成的,而更多的是艾滋病肆虐的结果。

  在农村地区,艾滋病肆虐的后果更为严重。我国妇女代表团访问乌干达期间,乌干达性别、劳动和社会发展部巴可鲁部长陪同代表团访问了西部阿鲁阿地区的山区农村。这是巴可鲁女士当部长前工作过的地区。全村几十家农户,每户主要劳动力都是艾滋病患者,许多家庭不仅大人患病,子女甚至在出生前在母体内就被传上了病毒。这是个典型的“艾滋病村”。女村长介绍说,由于进口西药十分昂贵,农民买不起,只能靠山上能采到的草药治病。我们亲眼看到他们自己采集和加工的各种草药,有晒干了的全草,有剪成小段的枝干,有研磨成的粉末等。据说有些传统草药效果较好,被当地政府推广。我们参观的是妇女脱贫先进村。村里的男人不多,而且病得较重,主要靠妇女组成团体,互相帮助,就地取材编制日用品到市场出售,解决生活来源;他们彼此照顾、治病养病,并且自己动手修膳房屋,开辟文娱活动场所,学习文化。“艾滋病村”让我们看到了艾滋病肆虐的阴影,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人们与病魔斗争的积极生活态度和顽强精神。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