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疾控中心呼吁市民找锥蝽、捉锥蝽,每只虫奖励8元,同时寻找被这些虫咬伤的人。
作者丨丽蓉
来源 | 医学界
7月5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全!城!抓!虫!
广州疾控中心呼吁市民找锥蝽、捉锥蝽,每只虫奖励8元,同时寻找被这些虫咬伤的人。
一方面通过“找虫”,了解锥蝽的分布状况,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找人”,为被咬伤者提供及时诊治。
媒体也纷纷报道关注此事
锥蝽是什么?还传播“新型艾滋”?!
2016年,广州顺德发生一起锥蝽咬人事件,由于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而美洲锥虫病对人类危害极大。
锥蝽从若虫到成虫
锥蝽,头部狭长似锥,椭圆形,成虫长约25mm。它的若虫和成虫都会吸食人血,而且专叮面部,挑皮肤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所以也叫“吸血虫”、“接吻虫”,华南地区俗称“木虱王”、“臭大姐”或“臭虫”。
叮咬处肿大
它们大多生活在地下洞穴或与其它动物共同生活在树上,但有少数(约5%)也生活在我们周围,大多藏身于墙壁或木质物件缝隙,比如旧木屋、花盆旁以及木堆旁,或田野畜舍、鸡窝处。
它们白天隐藏起来,晚上趁着天气凉快、宿主睡着的时候,出来觅食吸血。
若仅仅咬人吸血也就罢了,毕竟恼人的蚊子也每天干这事。但锥蝽的可恶之处就在于,在宿主间传递克氏锥虫,引发美洲锥虫病,是该病的传播媒介。
致病的克氏锥虫
叮咬后,它们会在叮咬处附近排便。当人出于抓挠的本能把锥蝽的粪便/尿液抹到叮咬处、眼部、口腔或任何皮肤破损处时,致病的克氏锥虫就进入人体,引发美洲锥虫病——
一种隐匿性极强、危险性极高的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600万至700万人感染该病,主要在拉丁美洲(所以叫“美洲锥虫病”)。但随着全球化的进展,目前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也都有发现。
美洲锥虫病在全球的发病情况(2006~2010年),拉美是重灾区
因Chagas医生在1909年首先发现,故又称Chagas病/恰加斯病
2016年起,我国开始在南方监测锥蝽。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均有发现锥蝽,也有被叮咬的案例。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美洲锥虫病的病例报告。
感染后分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为最初感染后持续的两个月左右。此时有大量寄生虫随血液循环,但多数病例无症状或症状温和且无特异性。
在被锥蝽叮咬的不足50%的人群中,最早出现的典型体征是皮肤损伤或一侧眼睑青紫肿胀。此外,也可表现为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脸色苍白、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肿胀以及腹部或胸部疼痛。
急性期叮咬的右眼处肿大
慢性期,寄生虫主要隐藏在心脏和消化道肌肉中。
多达30%的患者出现心脏障碍艾滋病急性期,少数(约10%)出现消化道(典型:食道或结肠扩大)、神经或混合病变。近年来发现,感染后会因心脏肌肉及其神经系统遭破坏引起心律失常或进行性心力衰竭而导致猝死。
一颗被慢性锥虫病破坏的心脏
幸运的是,这种疾病在早期完全有药可医。在感染后的急性期(包括先天性感染病例),使用苄硝唑和硝呋替莫杀虫,治愈率几乎达100%。
不幸的是,锥虫病的确诊率极低。由于锥蝽的唾液中含有麻醉成分,人被叮咬后甚至都没感觉。美洲锥虫病又隐匿性极强,可长达20~30年。而两种治疗药物的疗效都会随患者染病的时间而减弱艾滋病急性期,到晚期几乎没有特效药。
因此,有学者甚至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其实与我们熟知的艾滋病并无关联)。
除了锥蝽直接叮咬,美洲锥虫病也可以通过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传播。
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目前预防美洲锥虫病最有效的措施是病媒控制——即消除锥蝽。目前广州市疾控中心正在进行锥蝽分布的调查,发现虫子的后可用瓶子装好交给疾控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