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为何频频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疾病

类似艾滋病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一个问题,艾滋病这个名称被应用的是越来越广泛了,本来很多疾病有自己的名称,但是媒体为了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往往引用艾滋病。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样一篇文章,“美洲出现新型艾滋病”。可是最后呢,这根本不是艾滋病,而是一种虫子咬了人之后带来的后果,但是那样的报道确实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所以很多人就借此来频频制造与艾滋病有关的疾病。

    没错,艾滋病是一种病毒,它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引起发烧、头疼、咽疼、肌肉疼痛、体重持续下降等症状,而且无法治愈,但是这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不能因为某种疾病同样会出现与之相似的情况,就说该疾病类似艾滋病,或者说是新型艾滋病。这样的报道你不觉得有失真么?同样,这也是不负责任的报道,明明那种疾病与艾滋病并无任何关系,但是媒体、报社为了增加收视率或业绩,就把它与艾滋病联系起来了,这样只能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安。如果这种疾病真的是艾滋病的旁系的话,那么大可以用艾滋病试纸进行检测,看体内是否有HIV抗体,不需要在这恐吓人民。

    新型艾滋病的事情刚过去没多久,就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一篇“新型病毒袭击黄种人破坏免疫系统类似艾滋病”的报道又出来了,这个报道再次引发了亚洲人的恐慌。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这种被称为类似艾滋病的神秘疾病会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且会出现骨骼感染及类似肺结核的病状,令病人体重暴跌,甚至会令患者死亡。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感染细菌或真菌服用干扰素,干扰素受阻引起的“免疫系统缺失症”并且不会通过性接触或体液传播。其实说白了就是人体感染了细菌或真菌,服用干扰素产生了抗体,导致人体失去了免疫力。就因为这样,这种疾病就被媒体定义为了类似艾滋病的疾病。

    我国人民的极度恐艾与媒体的过分宣传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希望有关媒体再对关于艾滋病事件进行报导的时候,能如实报导,而不再加入那些浮夸的用词,不要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来提高收视率,这样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提醒广大听众朋友,艾滋病就是艾滋病,没有类似不类似,只要不是艾滋病,就不需害怕。

相关阅读

恐艾可用艾滋病试纸进行检测

接吻出现口腔溃疡会感染艾滋病

进行检测需了解HIV抗体出现时间

媒体对艾滋病宣传起推波助澜作用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