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约有125万,死亡26.2万。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新发感染者预估在每年8万例左右,由于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因此通过用药最大限度持久降低病毒载量,重建和维持获得性免疫功能是现阶段的治疗目标。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加快药物研发,保障药品供应。相继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等。但随着接受免费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从2012年的17.1万人增至2017年的61万人,艾滋病患者的用药诉求已然成为了一项社会议题。
数据显示,中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7.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8年的20.2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20.7%,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9.6亿元人民币。但是与逐年上升的感染者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了剔除副作用严重的斯塔夫定等药物之外,国家免费药物目录已经沿用了十余年,通过跨境代购等方式购买副作用和价格更低的药物,成为了部分患者的选择,调整艾滋病免费用药目录的声音也因此日渐高涨。
有医生认为,现在有一些艾滋病药物已经是老药了,现在产生一些抗药性,而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挺大的,新药就没有这个问题。但是要获得这个新药就需要自费,我们退一步来讲,往往不少的艾滋病病人,他的种种原因得这个艾滋病,他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经济实力了,又没有什么后续的支持力量,这个时候你指望着他花很多的钱去享受这个好药,买到这个好药,即便有可能存在有这个药,他也是用不起不敢用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艾滋病免费药物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部分免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显现,患者用药依从性也在降低。有专家建议,除了及早更新免费药物的目录,加强新药研发保障药品生产供应以外,还可以采取将艾滋病免费用药和医保用药并行发展的策略,从而提高药物可及性,同时应加快注册审批。对于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应该实行优先审,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