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HIV症状:如何判断周围人或男女朋友有无艾滋病,该怎样避免

  今天来聊一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感兴趣的话题:如何判断周围人或男女朋友有无艾滋病?以及普通人怎样来避免艾滋病?

  说实话,如果仅仅凭身体的某些“症状”来判断艾滋病,多半会让人产生误判。那个病恹恹的女孩可能只是“体虚多病”而已哦,而那位能套马的汉子却可能是“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

  一般情况下,身体的强壮与虚弱、免疫力的高与低,生活作风的保守与放荡……都不能作为判断HIV的直接标准。单纯通过观察“高危症状”或“生活方式”就断定周围人或男女朋友是否有艾滋病不现实,即便是最权威的艾滋病专家也不太可能完成。

  所以,天天泡夜店的人不代表TA不健康,天天宅在家的人也可能是位资深HIV携带者。


HIV症状:如何判断周围人或男女朋友有无艾滋病,该怎样避免


  大家可能要问: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有没有一些特定的症状呢?

  简单来说,艾滋病是一种通过特定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性行为、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在人际间“隐秘”传播的恶性传染病,其具有潜伏期长,病死率高,病情复杂而深重的特点。

  健康人一旦感染了HIV可称之为HIV携带者,除了急性期一部分HIV感染者可能出现一些“高病毒血症”症状以外,艾滋病的无症状期可长达数年时间。大部分的HIV感染者可在2-10年内可转为艾滋病人。到了艾滋病的病程后期如不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病人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

  HIV感染者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包括:

  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急性感染期通常发生在感染HIV后 1~2 周左右。在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内, 随着体内HIV大量复制而导致CD4细胞急剧下降,进而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疼、皮疹、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无症状期(感染HIV后2~8年),HIV感染者急性期症状可逐渐“自愈”进入无症状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这个阶段感染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但一般无明显症状,这个阶段的HIV感染很容易被忽视。

  艾滋病期,进入到艾滋病期后,病人主要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可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艾滋病人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1)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2)淋巴结直径≥1 cm,无压痛,无粘连;(3)持续 3个月以上。


HIV症状:如何判断周围人或男女朋友有无艾滋病,该怎样避免

  再次提醒,确诊HIV需要结合“患者”近期是否内有流行病学史(是否有高危行为)和临床表现(是否有高危症状),最终需结合医学实验室是否检出了HIV抗体、抗原或HIV核酸才可确诊。

  作为普通人如何避免艾滋病呢?

  2018年11月23日,卫健委公布中国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0/万。2018年年底,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85万人。而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

  现阶段,全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单独通过症状无法判断周围人或男女朋友有无艾滋病,但普通人可以通过杜绝一些“高危行为”来避免感染HIV的风险。

  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包括: 性伴侣中有HIV抗体阳性,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有同性恋或者双性恋史,存在无保护的卖淫/嫖娼行为,静脉吸毒人员,输入过可能被HIV感染过的血液或血制品,存在有风险的采供血史,有过梅毒、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和HIV携带者或者AIDS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史,HIV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子女,或者近期去过艾滋病流行地区,诊断过HIV有暴露风险的医生和护士。

  实际上,普通人对于艾滋病无需过度恐惧。正常的人际交往,男女恋爱一般均不会传染HIV。大家保持“洁身自好,杜绝高危性行为,杜绝网络YP行为,拒绝毒品,拒绝有风险的采血输血以及其他高危行为”,基本上不存在感染HIV的风险。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