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新发传染病频繁来袭,如何做好预警?

病毒从哪里来,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新发传染病频出,如何做好早期预警?对付传染病,人类都经历了哪些探索?3月26日,在由未来论坛发起的“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牛俊奇围绕这些问题做了分享。

人畜共患病占新发传染病的6成

20世纪60年代,人们同传染病的斗争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一些传统的古老的传染病已经被控制住,如天花甚至能够被消灭。人们对这些成绩欢欣鼓舞,其中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牵头作了一项报告说“传染病已经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公共问题”。但是这个报告发表后不久,就出现了一系列新发传染病,例如军团病等,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重视,直到后来艾滋病的出现,人们才意识到新发传染病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活的重要问题。

牛俊奇介绍,新发传染病包含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新发的物种或菌株,以往从来没有感染过人类但现在感染人类了,比如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以及这次的新冠病毒。第二种是过去仅在某一个小规模的人群中流行而后又传播到新的人群的疾病,这也称新传染病。第三种是过去影响范围不太大,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美国的森林再造导致了广泛的森林覆盖)使得一些传染性的疾病引起了广泛的感染,比如莱姆病,现在莱姆病在中国也有较多的发病。第四种是过去这个疾病能够治疗,但是现有抗生素对它无效,产生耐药,比如耐药结核感染,这也叫再发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中,人畜共患病占60.3%,其中野生动物占比为71.8%。近年来引发人类疾病的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等都来自野生动物。

低纬度地区更易发生新发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呈持续发展态势,发生频率也在增加。”牛俊奇表示,就地区而言,低纬度地区发生新发传染病的风险更高。

牛俊奇表示,新发传染病和人类活动、动物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是有明显关系的。比如人类活动对人畜共患病的影响,包括树木种植、放牧、耕地的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在动物中,哺乳类动物的多样性对传染病的暴发是影响最大的,另外家畜家禽的数量也是新发传染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是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森林,特别是常绿阔叶林对动物的活动以及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低维度地区,阔叶常绿植物、动物的多态性、哺乳类野生动物的多态性都是最丰富的”,牛俊奇分析,这些因素也解释了为什么说中国、印巴次大陆是人畜共患病高发地区。

预警新发传染病 控制关口要前移

“怎样预防新的传染病暴发?我们在哪个环节控制它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呢?”牛俊奇分析到,人畜共患病,最初是在动物中传播,之后才会溢出到人类。比如禽流感和猪流感,禽流感有时来自鸡,猪流感来自猪,最长接触它的人就是养鸡专业户或者养猪的饲养员,病毒传染他们以后,然后再在一般人群中传播。

“假如我们发现并控制了最早的宿主,这样投入是最经济的,花费是最少的。如果在前两个阶段没有监测和控制住,就要进行一般人群的检测,但比较困难。”牛俊强调,“所以,新发传染病的控制最好是在源头控制。”

除了针对这三个目标(目标动物的研究,溢出事件的人类哨兵的监测,一般人群的监测)进行研究和阻断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点也不能忽视,一个是中间宿主,另一个是传播媒介,比如疟疾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如果加强灭蚊工作或者防止蚊虫叮咬也可以使传染病得到阻断。(宋雅娟)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