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香港疫情来势汹汹,我确诊的朋友5天后转阴自愈了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几天,香港的气温降到10度以下,加上回南天的影响,湿冷的天气在家里都会觉得冻,更不用说因为病房爆满只能露宿室外的确诊者。(现在已经转到室内)


庆幸的是,我确诊的朋友在前两天终于阳转阴了,但她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嘘……


(以下内容是针对朋友口述的整理)

2022年2月9日


今天是2月9日,从昨天开始我的喉咙就感觉不舒服。虽然这些日子我都没有到处乱走,但是病毒无孔不入,保险起见,我想买个自测盒,但楼下的药店和万宁都被抢光了。问朋友,朋友也没有存。


私家诊所听到我发烧,都让我先去社区做检测,但是政府网站提示有病症的人不要去社区检测中心测试,可能有感染风险。


无奈之下,我只能去公立医院排队。当时的日增量是每日确诊600-800,检测站和医院已经有超负荷的现象。


因为身体持续发烧、干咳、喉咙发痒,基本上新冠的所有症状都显现了,我又害怕在等待的过程中传染别人,一心希望赶快做检测得到确切的结果。


在分流站,护士探测体温已经烧到了39.3(然而门外的温度检测显示才36.6)。了解了我的症状后,他们把我列为疑似个案,并带到户外的小帐篷等候。等候40分钟后,才有医生打电话给我问诊,并让我继续等候检查。


等候过程中,我身体非常不舒服,需要躺卧,护士给我安排了负压隔离病房的一张小床等候。也可能是进入急诊室占用了床位,候诊的速度立马快了。


护士先让我做了深喉唾液检测,拍了X光检查肺部。


进急诊室后给的吃的


医生看了X光后说肺部正常无阴影,而医院床位太满,给我开药之后让我自行回家等检测结果。虽然检测结果没有出来,但整个回家和自我隔离的过程中,我已经尽量避免二次感染。


回家选择搭的士(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给确诊者和疑似案例坐的抗议的士专车)、准备好隔离所需食物和药品之后开始了封闭生活。


和很多港漂一样,在家隔离的高风险就在于同租室友共用洗手间和厨房,但检测速度太慢,只能静待安排。


2022年2月11日


在等待的这几天中,发烧、咳嗽、肌无力、无味觉等症状轮番出现,医院开的药也快吃完了。


在家隔离最害怕的就是感染同住者,我尽量避免和室友接触。这天,室友帮我抢购到了检测盒。不出所料,检测盒的结果显示阳性。


一条杠是阴性,两条杠是阳性


但卫生署还没发通知,无法进入隔离营,更没有人通知我的室友。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室友自行寻找其他住所隔离去了。后来我和7天内接触过的同事、朋友主动汇报了阳性确诊的消息,让他们自行检测或隔离。


本着为他人负责的原则,我从医院和卫生署上班的那一刻开始打电话,但都很难联系上,要么空号要么忙线。


最后打通了居家隔离的求助热线,那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没有收到政府通知,我可以上街买日用品,并且不违法。


2022年2月14日


经过5天的自我治疗,检测盒的结果连续两天转阴。


在这个期间,除了打电话咨询医院得知的阳性结果之外,卫生署没有与我联系。居住大厦未有登记上确诊大厦名单,安心出行也没有任何提醒。


本以为就这么被晾着自愈时,卫生署突然在晚上给我打电话,要派救护车接我去竹篙湾隔离营。没错转阴之后,我被送去隔离了。


2022年2月19日


截至目前,我已经在隔离营待了近一个星期。


隔离营条件并没有外界说得这么不好,据说之前更换过伙食供应商,所以饭菜味道都还可以。



要给这么多患者提供隔离和免费吃住,医护人员的压力一定很大。隔离营有医疗部专线电话,有事情要咨询需要打电话求助,但电话通常都占线,很难拨通,打电话补充物资需要等候4-5小时。


在隔离营从早到晚都能见到巴士载着一批批隔离人士前来入住,而香港整体的医疗资源已经明显不够,各部门人手安排不过来。


今天开始,新的隔离中心已经开始施工,窗外的树林已经被挖掘机占领。


2022年2月20日


今天我终于结束隔离了!


连续检测一星期都是阴性,就可以出隔离营了。据说今天有几百人一起出营。


最后


听完朋友的讲述,笔者不断反思港府在抗疫过程中的每个行为举措。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高效的政府部门于防控传染病有多重要。


扼制疫情绝不是个人免疫力、朋友互助、民间慈善团体等薄弱的力量可以做到的,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疫苗接种率低的情况下,“躺平”心态的群体免疫就是死路一条。


我的朋友跟我说,她既觉得自己不幸,又觉得自己幸运。幸运的是,她没有感染肺部,属于轻症,在家可以自愈;朋友和公司同事知道她确诊后,帮她买食物和药品,时不时关心她的近况。


但转念想到那些在寒风中等待入院的老弱,除了体感上的寒冷,更多是心寒吧。


好在目前国家已经出手,通过实际行动让确诊者有院可住,一些有社会担当的企业捐款捐物、腾出酒店接纳病人隔离、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得到保障,希望通过汇聚各方力量,香港的疫情能够尽快扼制。


在此,希望每位读者,都能身心健康、熬过这场疫情。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