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蚊虫叮咬,夏季鸡痘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炎炎夏日,鸡舍蚊虫滋生,使得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的鸡痘成为当下流行病。该病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分布广泛,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会使幼雏死亡率升高,肉鸡生长速度减缓,蛋鸡产蛋率下降。严重时还会继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大批死亡。

本文就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简单归纳整理,希望给养殖朋友们提供一定帮助。

01

病原

鸡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的痘疹痂皮中可存活数月,甚至更长。阳光照射数周仍可保持活力,-15℃下保存多年仍有致病性。该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不耐高温和强碱。

02

流行特点

脱落的羽毛和结痂碎屑是鸡痘病毒主要的散布形式,通过损伤的皮肤进行机械性传播,也可以通过鼻泪管和呼吸道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的感染。

吸血昆虫如蚊虫、羽螨、羽虱,能够携带鸡痘病毒,带毒时间可达10-30天,是造成该病广泛流行的传播媒介。

03

临床症状

鸡痘病毒感染后4-8天出现症状,病程一般为3-5周,有的可持续6-7周,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三种。

皮肤型:主要发生在无毛和少毛部位,如鸡冠、肉垂、眼睑、耳球和腿脚、泄殖腔和翅膀内侧等部位,开始为灰白色小点,随后体积迅速增大,形成如豌豆大黄色或者棕褐色结节,经3-5天形成痂皮。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对鸡群精神、食欲无大影响。





黏膜型:病鸡精神萎靡、厌食,眼和鼻孔流出液体,初为浆液型,以后变为淡黄色脓液。眼睑肿胀,充满炎性渗出物。经2-3天口腔和咽喉黏膜发生痘疹,初期呈黄色圆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假膜,阻塞口腔和咽部。病鸡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发出“嘎嘎”声音,伸颈摇头,严重者窒息死亡。





混合型:病禽皮肤、口腔和咽喉同时受到侵害,出现痘斑,同时在口腔和喉头黏膜出现假膜。

04

预防与治疗

1.避免免疫失败

个别鸡只接种失败,导致鸡痘抗体滴度不够是导感染流行的根本原因。

接种时应注意:

疫苗稀释后应放至冷暗处,4小时内用完,否则易导致疫苗失效;

鸡群刺种后应逐个检查,如果在接种后3-4天刺种部位出现轻微红肿、结痂,14-21日痂块脱落,则说明刺种有效。刺种部位无反应者,刺种失败,应重新补刺;

2.做好禽场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消毒,消灭吸血昆虫,切断传播途径;

3.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啄喙或机械性损伤;

4.隔离发病鸡,淘汰病重鸡,深埋或焚烧死禽,及时销毁剥下的痘痂;

5.一旦发病,全群服用抗菌药物防治继发感染;

05

用药对策

1.鸡舍消毒:鲁西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


喷洒:常规环境消毒1:2000-4000倍稀释

疫病发生时环境消毒

1:500-1000倍稀释

器械设备等消毒

1:1500-3000

2.切断虫媒传播途径:消灭蚊虫、螨虫、鸡羽虱,用鲁西氰戊菊酯溶液、马拉硫磷溶液

3.防治继发感染、增强免疫力:鲁西盐酸恩诺沙星和诺绿-牛至香酚

以本品计,每吨水加367g,连用5日。

每吨料加200-300g。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