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2012年我国艾滋病学生新增1700例

2012年我国新增艾滋病学生1700例,呈上升趋势,累计报告存活率的学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病人为7000余例。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于竞进30日表示,2012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青年学生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当年新发现1700例,较2011年上升24.5%。目前我国累计报告存活率的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7000余例。

  这是一则沉痛的消息。这不断上涨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哀凉的现实。1700例的新发病例,共计7000余人的学生患病总数,无不在提醒着我们,给校园艾滋病穿上免疫的外衣,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虽然在现有的语境下,许多大学生已经知晓艾滋病会给自己带来不可弥合的人生伤害,但是,在“谈艾色变”的逼仄现实中,许多人依旧是“思考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一直接性的后果便是艾滋病在人们“虎视眈眈”的眼光中溜进了校园。

  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校园艾滋病防御系统还有待加强,我们也必须要给它穿上免疫的外衣。

  首先,是性教育观念上的免疫。资料显示,在现有的大学生病例中,同性性传播比例占到了全部病例的64.8%。而于此相呼应的,便是2012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数据表明,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其中25岁以下妇女占了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了人流的主力军。这些数据的背后,其实都说明了“大学生性观念日益开放”的事实。可遗憾的是,在性观念日益开放的大学校园,我们的性教育却一片空白。许多高校,甚至没有一堂像样的性教育课,没有一位“拿得出手”的性教育老师。性教育的严重滞后,给了艾滋病疯狂蔓延的现实土壤,以致悲剧接连上演。

  其次,是行动上的免疫。笔者上大学期间,每年的艾滋病日学校一些社团都会以传单、展板等形式向大家宣传艾滋病,可这些宣传往往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它只宣传大学生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却鲜有提及大学生应该怎样防止艾滋病。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宣传往往都是一阵风,毫无持续性可言。于是,当大学生放松了对艾滋病的警惕时,它却以无孔不入的姿态侵袭着大学校园。

  最后,是防御系统上的免疫。当下的高校校园,基本上没有健全的艾滋病防御系统,许多感染的同学往往是在身体感到强烈不适的情况下才到医院检查,殊不知,从他感染到就医的过程,其实也是二次传播的过程,这之中,多少同学受到感染,也是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现实问题。

  因此,我们要想给校园艾滋病穿上免疫的外衣,还必须从根本上为大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性观念,从行动上多给艾滋病一些常识性的宣传,从防御系统上构建一个安全的防护网,否则,艾滋病不会停下它“侵略”校园的步伐。

  艾滋病宣传教育在学校

  近年,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危及全人类的传染病,并且日益蔓延,使得人体内外环境遭到恶化,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什么艾滋病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灾难?我们如何认识和预防艾滋病呢?

  其实,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在学校课本中已经了解到关于艾滋病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病毒、传染病和人体免疫等。所谓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当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看上去与健康人无异。经过半年甚至数年后艾滋病毒活跃起来,在人体内大量复制并释放出的病毒,四面出击,摧毁CD4T淋巴细胞乃至整个免疫系统,出现各种继发性感染和肿瘤,成为艾滋病病人。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4年7月公布的数字显示:据估计2003年全世界有 378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介于3460万和4230万人之间),480万(介于420万人和630万人之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其中95%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由于艾滋病或相关原因,许多儿童失去了父母一方或双方。每天都有大量的婴儿在母亲怀孕、生产时或通过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感染艾滋病毒。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医疗干预,艾滋病毒阳性母亲生育的婴儿中至少会有三分之一感染病毒。大多数感染病毒的婴儿将会在5岁前夭折。而更为可畏的是,大量的人群对艾滋病还缺乏最基本的认知,甚至认为艾滋病毒是通过超自然方式传播的!

  我国政府始终重视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据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卫组织公布,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其中艾滋病人约7.5万。全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但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已经呈现高流行,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明显增加。因此,加强艾滋病宣传与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自2004年,教育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在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即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4至6课时;普通高等学校应开设专题讲座或将其内容纳入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每学年平均课时不少于1课时。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围绕艾滋病日宣传,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