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张文宏曾说98%的人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现在放开了却非如此

首先有人看到标题可能就想先否定,认为张文宏没有说过98%的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这个观点,认为这是不良媒体故意夸大事实。那么我要道歉,因为张文宏的确没说过98%这个数据,他的论文原话是:“重症率0.065%,高危组无症状比例76.2%,非高危组无症状比例78.6%,发烧4%。”,换句话讲,张文宏最初认为的无症状数据约为77%,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

张文宏论文

同时,如果仅仅是他一个人这么说,或许可信度还较低,但大家还记得当初疫情还未放开时,我们能经常看到的“数据统计”吗?每次数据统计都会以“N+X”的形式播报,N是有症状确诊,X是无症状确诊,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会发现无症状的比例通常是有症状的几十倍。

不仅是这种数据统计,甚至于在官方的发布会上,他们也会公然表示“无症状”的比例在99%以上。

%20专家以及官方都说过无症状的比例要远高于有症状的比例,那为什么咱们实际感受和这些数据不一样呢?甚至于感觉应该翻转过来才对,应该是九成是有症状的,不足一成是无症状的才对。我们公司700多人,基本都“阳过”了,难道只有我们这么倒霉,其它都是无症状吗?

会出现这样反差的原因之一:文字游戏%20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在之前防疫形势严峻的时候,部分地方为了避免被问责,所以修改了标准,玩了文字游戏。

%20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内容可知,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现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20在严格的规定中,发热,干咳等等其实都是属于有症状,我们之前在填写健康报告时也会被询问是否有这些情况的出现。然而,从今年上海疫情开始,一切就都发生了转变,那时候数据如果过高,会被批判“防疫不利”,会被问责,所以当时的参考标准被公然改成了“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20我们大多数人感染新冠病毒,其实并不会引发肺炎,所以被归类到了无症状人群里面,同时,上海这个做法可能是让人尝到了甜头,此后这种做法被大面积铺开,多地都沿用了这个统计方法,而罔顾正规规定。

会出现这样反差的原因之二:信息偏差%20除了文字游戏之外,其实还存在一种信息偏差。首先,我们之前防疫形势严峻的时候,一直保持着频繁的核酸筛查情况。

而核酸检测要比我们现在的抗原检测更敏感一些,核酸检测是只要你感染了就能出现异常,而抗原检测基本是我们已经出现症状了才会有反应。想必大家也反应过来了,没错,当我们现在测出来抗原“两道杠”的时候,我们我们已经感染好几天了,而我们最初就是“无症状”。

换句话讲,感染病毒的前几天是属于“无症状”的!而我们当初看到的数据公告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修饰词:“当日新增!”

意思就是核酸检测出来时的确是无症状,所以就统计为无症状人群,但是几天以后,患者出现症状时,他却不属于“当日新增”,而是属于已经被统计过的人群。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那就是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假象。

其实,不应该称呼为无症状感染者,应该换成新的名称:“立即发作型患者”和“延迟发作型患者”。

虽然被欺骗了,但是请不要恐慌

有一句老话叫做“覆水难收”,也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如今我们发现当初被骗了,但现在全面有序放开已经是必然趋势,即便想要再次封控也是做不到的了。幸好病毒整体的致死率他们没有说谎,我们大部分人抗一抗就能挺过去。

以苏州为例,持续半个月路面上基本没人,但这两天又开始有“早高峰”的感觉了,也就是说第一批阳了的人已经陆续恢复正常生活,我的大部分同事也都返岗上班了。

我每天堵车的地方

而且大家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其实现在没有前几天的“用药紧张”了,也许现在并不能买到你心仪的药,但是类似效果的药品还是可以买到的。包括前几天被疯抢一空的抗原,现在也陆续出现了库存。

现如今我们应该怎么做

其实,相关专业的做法已经有很多专家科普过了,我最想说的三点建议就是:

第一,放轻松,深呼吸,调整心态!

我们现在有些人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才有利于康复,一味的消极与恐慌只会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注意防寒保暖!

相关防护自然不必多讲,勤洗手与戴好口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现如今大家更应该做好的是防寒保暖,很多人大病初愈,体质较差,现在又处于入冬时节,很容易引发感冒。一旦在这个时候感冒,那不是“雪上加霜”了吗?

第三,适量多喝温水

适量多喝温水,这个好处不用多讲,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智慧!

写在最后

疫情无情人有情,其实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放平自己的心态。同时这次疫情,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要学会思考与辨别信息,这三年,我们被“戏耍”的次数太多了,未来知识科普一定会流行起来,因为大家会开始对知识变得渴望,只为了不再被欺骗,只为了能知道真相!


我是社会侧写师,与您一起关注社会百态,侧写人生细节!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