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时候,医生往往会问这样一句话:“大便正常吗?”
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要么正常,要么便秘,要么容易拉肚子。其中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该把自己归到哪一类,当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粘”,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
如果这种症状是暂时性的,可能是因为上火、喝水少等原因导致,不用进行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即可。如果经常出现,甚至成为常态,那可能就与疾病有关了。
因此,要掌握正常大便的标准,只有知道这些,才能确认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调理。
一、大便正常的标准是什么?
当我们说大便正常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只要每日大便一次,次数规律就是正常的。实际上,判定大便正常与否的标准,要从多个方面来衡量。
关于正常的大便,有个典型的说法“香蕉便”,意思是形状像香蕉,色泽金黄,硬度适中,这就是健康的人应该有的大便。
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大便的人并不多,胃口太大太小、饭热饭凉、喝水多少等等,都会影响大便的性状。可以这样说,仅仅通过是否有“香蕉便”这一项,就可以判断肠胃、生活习惯、新陈代谢甚至血压是否正常。
如果大便的颜色是浅色甚至发白,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消化系统失常有关。
肠胃消化不良,又吃了较多的蛋白质,这些物质经过胃和大小肠之后,并没有被身体充分吸收,食物的颜色来不及转化就被直接排了出来。
如果大便颜色发黑,在没有吃黑色食物的前提下,要考虑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消化道出血如胃出血、小肠出血,血液随着粪便进入大肠,排出时血的颜色已经变成了黑色。
如果便中带鲜血,一般考虑是痔疮引起,这样情况问题不大,但也要及时检查并治疗。
除了大便的颜色和性状,排便时间也要有规律,但并不拘泥于每天一次。一天两次,或者两三天一次,只要规律排便都是正常的,无需刻意要求。
大便的软硬也能反应出身体的健康状况。粪便坚硬,甚至像羊粪一样的硬团块,说明体内有火,或者水分摄入少,导致粪便过于干燥而形成燥屎。
而大便的“软”有两种,一种是稀便不成形,这种情况与肠胃消化功能强有关。还有一种是水样便,这种就是拉肚子了,与肠胃受凉关系较大。
除此之外,还有脓便、臭便、烂肉便等等,这些都是病理性粪便,比较容易分辨。
总之,判断自己大便是否正常,就要从形状、颜色、软硬、频率等各方面进行观察。临床上大便刚开始又干又硬,后面又软粘的情况也不少见。
二、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粘”到底是咋回事?
从正常角度来考虑,大便干硬,与便中水分少、粪便在体内留存的时间长有一定关系。而软粘的大便,多数是不成型的,又和水分过多、大便在体内留存时间短有关。
“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看起来是矛盾的,实际上它属于便秘的一种。而引起便秘的原因有肠内有堵塞、水分少、过食辛辣等等。
大便是在肠内形成的,如果大肠内光滑通畅,所成的粪便软硬应该都是一样的。但如果肠内有息肉、肿瘤等堵塞物,就会影响到粪便的形状。一部分粪便正常运行,另一部分则被堵住了。
当人体有便意的时候,往往是肛门积聚了一定数量的粪便,在特定的时间排出。
若部分粪便被堵住,到达肛门的粪便数量不够,人体无法产生便意。
这部分粪便聚集在肛门,其水分被反复吸收,时间越长越硬,排便就越困难。而此时被堵在肠道中的粪便,会在身体用力的时候通过一部分,它们到达肛门的时间短,含有更多的水分。
排便时,干硬的部分要用很大的力量排出,后面跟着软粘的粪便。因此这种情况属于体内有器质性的病变,需要警惕。
肠胃的消化功能差又喝水较少的人,也容易出现这种排便。正常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堆积在肛门,而未经消化的食物会在肠内腐烂,甚至生成病菌对身体产生危害性。
等粪便积存到一定程度排出时,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导致的这种半硬半软的情况。
饮食当中,过多摄入辛辣、腌制食品等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导致身体上火的同时,又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这部分食物残渣在肠道内也容易出现前硬后软的性状。
因此大便时“前头干硬,后头粘软”的情况,与肠胃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实践表明,经常出现干硬与软粘同时排出的大便,多数与某些疾病有关。
三、集干硬与软粘于一身的便便,可能与这三种疾病有关
不管大便的性状、规律如何,只要它干硬与软粘同时并存,就要考虑是否有这三种疾病。
肠癌,会直接导致软硬兼有的大便。
肠癌属于消化道肿瘤,其实不管这些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都会影响粪便的形状。不过良性肿瘤生长较慢,对身体影响较小。
而恶性肿瘤在短时间内迅速长大,占据了肠道内的空间,使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当大便出现“前头干硬,后头粘软“的状态时,说明肿瘤已经足够大,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的现象。
肠梗阻是肠道肿瘤长大到堵住了整个肠道,粪便积存在肿瘤前面无法排出,此时需要紧急手术处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便秘和腹泻同时出现。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主要是肠道菌群失调或者胃肠植物精神紊乱引起的,与饮食不洁、生活压力大、身体免疫力低下有很大关系。发病时便秘、腹泻、大便先硬后软等症状都有可能出现。
这类病症往往会伴随腹痛、呕吐等症状,而做相关检查不会有器质性病变的结果。治疗需要服用调整肠道菌群的药物、规律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就会有比较好的结果。
这类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程度也不重,但平时也要做好养护。大的疾病都是小毛病累积而成的,提高胃肠系统的免疫力,身体的健康才有保证。
大便”前硬后软“,可能是慢性肾病。
正如前文所说,大便“前硬后软”是便秘的一种,除了肠道问题,还有一类常见情况是肠道力气不够。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肠道力气不够的根本原因,是肾脏出现病变,导致体内无力。
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使患者腰部力量不足,大便在肠道中运行时间变长。时间越长,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得越多,就会变得干硬,需要用更多的力气排便。
这是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治疗时不仅要调整便秘,还要改善肾脏疾病,否则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
四、做好这些事,提高排便质量
肠道问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关系重大,因此不可小看排便,平时也要有意识地保养肠道,提高排便质量。
1.尊重便意,及时排便。
肠道是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的,当其中的大便达到一定的数量,刺激到了肛门,大脑就会给出指示,让身体有便意。
这是肠道功能正常运转的标志,要尊重便意及时去排便。很多人因为各种问题不去大便,想等到方便的时候再去,可便意却没有了。
时间长了,肠道的功能受限,受到刺激后不再有便意,这就是大便异常的开始,并会越来越严重。
2.每日都要补充水分。
大便前硬后软,与体内水分少有一定关系。但除此之外,当补充水分的时候,身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都会被调动起来,增强肠道活力,对排便有利。
但是也不能喝水太多,身体摄入太多水分容易加重肾脏负担,水分通过尿液排泄出去。排不掉的部分进入肠道,影响大便的性质,可能会引起腹泻。
除了喝水,每日的蔬菜、水果等各种物质的摄入,其中的水分也都算是优质补水,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3.适当吃含膳食纤维较高的粗粮。
粗粮因为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同时将肠道内的有害物质更彻底地排出体外。
因此每天都吃一点粗粮,能够将肠内的糟粕及时排出,是均衡饮食的一部分。吃粗粮的同时要多补充一点水分,以保证粪便的绵软,不会造成便秘。
粗粮虽好,却也不能多吃。正因为它含有的膳食纤维高,所以不容易消化,吃多了会对肠胃造成负担,适量摄入是最合适的。
文章结语:
饮食、排泄是人体每天都会做的事情,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通过大便的颜色、形状、是否规律等等,可以推断体内是否出现问题,并据此进行相关的治疗。
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排便质量,对于整个消化系统、乃至全身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钟秀宏,王月华,蒋林哲,崔涛.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防措施[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05)
【2】王冬冬,吴相柏.功能性便秘的诊治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4)
【3】袁平,顾晋.2006~2015年中国大肠癌筛查人群依从性的Meta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04):
【4】赵丽中,王宏磊.大肠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4,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