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血液检查化验项目之一,是采用针刺法采集耳垂末梢血或者指尖血,经过稀释后滴入特定计数盘上,在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的数目,可以简单筛查疾病。血常规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等。
当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会影响全身器官组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血液发生质和量的变化。因此,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血常规检查结果,诊断患者是否患某些疾病。
做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哪些疾病?
1、贫血
查看自身是否患有贫血,主要是看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浓度一项的数值。正常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应为110-150g/L,男性为120-160g/L,新生儿为170-200g/L,儿童为110-160g/L。
临床上,以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所以如果成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则被诊断为贫血。
大部分人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平时多摄入动物内脏、菠菜、牛肉、猪肉等含铁高的食物。
2、白血病
血常规检查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能对白血病的诊断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的手段之一。血常规检查时,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出现增高或者显著增高,以及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是否患上白血病。
3、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由获得性或先天性血小板功能不良、凝血因子缺乏等因素引起的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如果血液中抗凝物质缺乏,会使人体发生过度凝血的情况,而抗凝物质增多,则会导致机体受到损伤后一直流血不止。
血常规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血小板有没有出现异常,来初步判断身体是否患有凝血功能障碍,后续还需要经过化验凝血事项进行综合评估。
血常规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许多疾病如贫血、凝血功能异常以及白血病等,都会引起血常规检查中指标出现异常的情况。如果患者患有某些病因不明的疾病,不妨进行血常规检查找出病因,方便医生为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通过血常规检查,还能观察疾病治疗效果是否有效,帮助医生为下一阶段的治疗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