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2020诺贝尔医学奖花落“丙肝”,有7类人需要注意感染

北京时间10月5日,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病毒学家哈维·奥尔特,英国生物化学家迈克尔·霍顿,美国病毒学家查尔斯·M· 莱斯,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获奖。三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60万人民币)。

哈维·奥尔特1964年与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后来被认为是乙肝病毒的一部分。2020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还以动物模型来研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并确定了丙型肝炎病毒。2000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3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

迈克尔·霍顿参与开发丙型肝炎测试。2013年获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但霍顿拒绝领奖,因为两位同事没能一起获奖。

查尔斯·M· 莱斯,美国病毒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C型肝炎病毒。

这三位获奖者揭示了慢性肝炎其余病例的病因,并使得血液检查成为可能,新的药物也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我国,公众一直比较重视与关注乙肝,而对丙肝的认知非常低,但其实,丙肝的感染情况却不容乐观,低诊断率是制约治疗的最大障碍。

症状隐匿,但治疗效果好

我国曾是丙肝高流行国家,虽然自1993年起实施献血人员强制丙肝检测,同时强化了安全注射及其他措施来切断血源性传播途径,感染人数大幅下降,但目前我国内地丙肝的流行率仍有1%左右,感染人数约1300万,感染人口数世界第一。

成人感染丙肝后,发展成慢性肝炎的比例高达50%~85%,而乙肝仅为5%~10%。丙型肝炎发病隐匿,80%患者很少或无明显症状,常仅感觉疲乏,部分患者会出现肝区不适、食欲不振、恶心等,约1/3患者转氨酶正常,1/3轻微升高,另外1/3虽明显升高但不会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因此多无法引起患者甚至医生的重视,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感染经过一定时间后,丙肝感染者体内可同时存在多种病毒变异株,成为治疗失败的原因。经过20~30年的发展,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达20%~30%,一旦肝硬化发生,这些人中每年约有1%~4%会发展为肝癌。

目前,丙肝疫苗尚未研制成功。不过,丙肝的治疗效果好于乙肝,研究数据显示,90%以上的丙肝患者在停药后平均随访4年内仍能维持疗效,也就是说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

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

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经血及血制品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目前丙肝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输血史、手术史、静脉吸毒史者等。

血及血制品:接受血液及血制品是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除输全血外,输新鲜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浓缩液、白蛋白等也有可能引起输血后丙型肝炎,受血次数越多,丙肝感染率越高。主要因为受实验室条件制约、人员培训不足等原因,血液及血制品并未全部检测丙肝。我国输血后肝炎中丙型肝炎患者占1/3~1/2。

静脉注射吸毒:感染主要是由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导致。在我国,静脉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约为61.4%。

医源性感染:医疗过程中,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重复使用,透析、内镜、口腔治疗设备等消毒不规范或不完全都可造成丙肝 在感染。

其他危险因素:研究显示,男同性恋者感染丙肝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3倍;母亲丙肝 RNA阳性者中孩子的感染率为3%~10%,主要为宫内感染;既往有偿采供血史、文身、不规范注射行为和手术史也是感染丙肝的相关因素。

7类人群要注意筛查

从丙肝的传播途径来看,以下几类人群是感染丙肝风险最高,应格外重视:

1、输过血液制品的人,我国1996年后才开始在血液制品中普及丙肝检测,但是丙肝存在“窗口期”,无法筛查出所有病毒感染者,所以1998年以前曾经做过手术并且有输血和血液制品(如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史的人应筛查丙肝。

2、静脉药物依赖者,主要是指通过静脉途径吸毒的人员。

3、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者,主要与长期反复多次输血、消毒隔离不严、未使用一次性透析器等所致的交叉感染有关。

4、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研究还发现,伴有其他性病者感染丙肝的概率要高于一般健康人群。

5、丙肝感染者的婴幼儿。

6、经常与血液接触,有针刺感染风险的医务人员。

7、其他,如接受过不正规牙科诊所治疗,文身、穿耳洞等行为。#202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布##真相来了#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