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它主要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肾功能下降,发展到了终末期所形成的一种症状表现。
当患者出现肾衰竭的情况之后,主要的症状就是恶心、食欲减弱、少尿无尿、身体乏力、水肿等,情况严重的话,病情就会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想要改善肾衰竭,患者必要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接受透析、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要积极的调控好饮食结构,加强营养支持,让患者的身体能量得以补充,增加抗病能力。
这一系列的治疗、调养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些患者或许不知道,如果自己没有一直“拖”着以下4种疾病不好好治疗,病情也不至于发展到肾衰竭。
1、慢性肾炎
在临床上,慢性肾炎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肾衰竭,一旦确诊慢性肾炎,患者就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以为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性就很小。
如果肾炎长时间得不到控制,局部的炎症变得越来越严重,肾脏细胞衰亡得越来越多,自然就会形成肾衰竭。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和利用发生障碍之后,就会出现多喝水、多吃饭、多排便、体重减少的症状。
如果患者长期高血糖就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高血糖还会对肾脏周围的动脉血管造成刺激,使肾动脉血管发生病变,肾脏持续性受到损害后就会引起肾衰竭。
3、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主要是尿液的流通出现了障碍,需要及时使用药物改善梗阻的情况。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会导致肾脏受到损害,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医,体内的尿液就不能正常排泄,肾脏局部长时间积水,使肾脏的实质受到了损害,病情进一步发展之后,就会形成肾衰竭。
4、肾结石
很多人都有可能想象不到,肾结石也会引发肾衰竭。
当肾脏里面出现了结石之后,患者若是没有及时通过药物或者手术将结石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结石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肾脏的组织也会因此受到损害,不仅会影响产尿、排尿功能,还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
病情恶化之后,肾脏细胞就会逐渐的衰亡,使病情进入肾衰竭阶段。
如果已经受到了以上四种疾病的侵犯,患者最好是积极地配合治疗,也要控制好饮食结构,加强身体的调养,使原发病得到控制,不要让肾脏遭受更多的刺激和损害。
除此以外,手术、外伤、心力衰竭、免疫性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肾脏的血流量减少,肾小管的滤过率越来越弱,使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后进入肾衰竭的状态。
就算已经发生了肾衰竭,患者也要配合治疗,加强调养,才有机会改善病情,帮助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来源: 医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