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本土疫情牵动人心,每日新增病例数仍处高位,可喜的是,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社会面新增占比正在大幅下降。
何为社会面新增?简单来说,就是自由活动人群中发现的感染者数量,发现渠道包括社区筛查、主动就诊、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等,它区别于管控人员感染者,即在密接、次密接、风险人员等隔离管控人群中发现的病例。
那么广州本轮疫情防控难在哪?为何采取精准防控后,社会面仍有新增病例?社会面占比呈下降趋势,说明了什么?
11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卫对南都记者表示,社会面占比下降侧面说明疫情传播指数(Rt)在下降,也印证目前的封控措施有效,但过了一个潜伏期后依然有新的病例出现,说明仍然有新的传播链产生。
广州市海珠区,志愿者穿上防护服奔波于防控一线。
1 广州新增社会面阳性占比
近五日下降幅度七成左右
自11月1日0时起,截至15日24时,广州累计新增37747名本土感染者,其中127例感染者在社会面发现。
虽然每日新增感染数快速攀升、屡创新高,社会面发现个案数却在波动减少。南都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发现,近5日,广州每日新增社会面阳性占比,从0.89%波动下降至0.27%,下调幅度七成左右,社会面增长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数据源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制图/南都记者杨丽云
从社会面新增分布情况看,白云区、海珠区连续5天,增城区连续3天社会面“零新增”。而每日新发病例主要来自高风险区域。
遏制疫情要以快制快,也要“绣花”功夫,精准防控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近5日广州新增涉疫场所,从7个区减少至4个区,涉及街道(镇)也从19个减少至8个。以天河为例,11月10日新增棠下街道等6个涉疫场所,到了15日,新增涉疫场所只有一个(元岗街道)。
数据源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制图/南都记者杨丽云
2 社会面占比出现波动
说明有新传播链产生
先要实现“社会面清零”,才能实现全面“动态清零”。
那么何为“社会面清零”?它和“动态清零”有何区别?赵卫表示,当社会面无新增感染者,即新增感染者都出现在隔离管控场所时,就叫“社会面清零”。“社会面清零”说明已经初步阻断新冠肺炎的社区传播,是逐步解封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动态清零的首要目标。
“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的水平高低,可以用两个字来评估——快和准,即有无及时发现阳性感染者,以及是否清晰找出传播链。”赵卫解释道。
他表示,广州近五日社会面占比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说明疫情实时传播指数(Rt)在下降,也印证目前的封控措施有效,但过了一个潜伏期后依然有新的病例出现,说明仍然有新的传播链产生。
3 人员流动性大 病毒潜伏期短
难以快速“捞出”大量感染者
11月5日至今,海珠区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加强区域核酸筛查。10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在连续多天强化社会面防控后,海珠区疫情Rt值降到了1.9,攻坚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但本轮疫情中广州遭遇的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如果不进一步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病毒在社会面上的隐匿传播就难以被阻断,疫情在区域之间相互渗透加剧,将严重影响全市疫情的后续发展。”张周斌说。
连日来,广州多区进一步强化社会面防控,但社会面新增病例不断冒出,迟迟难以“社会面清零”,这是为何?
赵卫表示,除了病毒本身的特点,采样和检测本身也有一定的误差。加上疫情暴发伊始人员流动性大,病毒潜伏期短,只需一天就可以完成感染到传播的过程,导致疫情在多区散发,流调人员难以在感染者能够传播之前,短时间内“捞出”大量感染者。当社会面检出分布区域广时,如果不扩大封控区范围,短时间内又难以做到社会面清零。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进一步分析道,现在的新冠变异株经历暴露、潜伏、感染到病毒脱落最后结束感染,平均需要五天,在病毒脱落期才能从呼吸道或者咽部的上皮细胞内检测到核酸阳性。
“所以高风险区内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是混检,第一、二天检出难度很大,第三、四天(处于感染到病毒脱落期)能检出,但不排除还是阴性,到了第五天又可能还是阴性了。”
他表示,从数据来看,目前海珠高风险区存在假阴性隐形传播链,一般来说,只做一次核酸检测,“捞出”阳性概率仅为50%,如果是混检效率更低;只有连续单采单检检测率才能高达90%以上,目前海珠采取的一人一管措施,相信会大大提高筛查效率。
4 番禺荔湾有序恢复正常流动
海珠强化防控状态再延三天
11月16日,广州市新增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8761例,其中98%来自海珠区。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的海珠区,社会面防控措施是否会调整?
16日下午,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晓初回应,正评估前期封控措施成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会及时研判、动态调整。
当晚10时,海珠区发布通告称,因目前疫情仍处于高位平台期,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强化疫情防控延续至11月19日24时。同时部分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并解除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措施。
另一方面,随着疫情趋势向好,番禺区、荔湾区对疫情防控措施作出了调整。
番禺区17日零时起,除风险区、临时管控区外,有序恢复全区社会面正常流动;解除临时交通管控,居民群众凭绿码通行,密闭半密闭场所暂停营业;学校、幼儿园11月21日起,在教育部门安排下,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荔湾区17日零时起,除高风险区以外,在全域加强社会面管理,住宅小区(楼宇)、城中村、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入口实行测温、扫场所码和查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对比此前的措施,不再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和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16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我市新增感染者人数持续攀升,仍主要集中在海珠区高风险区域。我市持续加强统筹调度,集中各级各类资源全力攻坚海珠。”
赵卫提醒,此轮疫情感染者症状普遍无症状或轻微,居民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疫情传播快、隐匿性强,完全控制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也希望居民保持耐心,全力配合防控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