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疫情背后,真正考验的是人性——评影片《流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与恶。在灾难面前,利己,为己,究竟是对还是错?影片《流感》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流感》讲述了一群东南亚偷渡客历经艰险来到韩国,却因一人身上携带的致命猪流感病毒几乎全部死亡,仅一人在这场病毒中侥幸逃脱,闯入乱世之中 但此人身上携带的猪流感病毒,在短短一天时间内传播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死亡的阴影包围了所有的人。一位女医生在撤离盆塘时,因女儿意外感染病毒而留下和救援队员姜智久,在隔离区,一边研究疫苗,一边隐瞒女儿感染病毒的事实,但是小女孩却越来越濒临死亡女护士为了保住女儿的命,在未做过实验的前提下,将那位偷渡者的血清注射给女儿结果被人发现,小女孩被拉去隔离,姜智九在寻找小女孩的时候,发现隔离人员将并未死亡的患者拉去火化,引发了暴乱。另一边政客,总统和美国特派,引起了争执,美方认为应将盆塘所有市民屠杀干净,但总统在紧要关头,取消了镇压计划。而被注射血清后,产生抗体的小女孩也被送去研究疫苗。这场瘟疫才终于迎来了曙光。

其中女医生金仁海,最令我感动。她不是一位合格的医生,但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发现女儿被感染时,她幻想着只要提醒女儿不要咳嗽,不让她与外人接触,就瞒天过海。一点点的幻想,促成了一个人心中最大的自私。但对于这个角色,却也没有人能指责她的做法。因为她先是一个母亲,其次才是一位医生。

另外,电影中的总统让我佩服不已。面对政客总理和美方的强势,总统毫不逊色,在美方下令对盆塘市民开枪扫射时,他忍无可忍,阻断了美军的计划。在美国轰炸机越境进入盆塘上空时,他毫不犹豫利用总统的权利,向国防部下达一旦轰炸机进入盆塘上空就用导弹拦截的命令。盆塘数以千万的人们,才因此存活下来。比起只会用嘴上功夫的政客 这位总统才是一位真正爱民如子的统治者。

感染区内的那位大哥,也是让我耿耿于怀。此人在发现自己感染病毒前,一直是一个大好人的形象。表现出一副宽容善良大公无私的样子,甚至在男主被拉去隔离区时还帮他逃过了一劫。可是在他发现自己感染了病毒时,人性的自私在他身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如果说女医生私藏女儿是迫不得已,那他的行为可说是令人愤怒。在知道军方所谓的隔离区,就是让病人孤独等死再集体焚烧的人间炼狱的情况后,他毫不犹豫的带领群众引发暴乱,甚至抱有一种只要感染更多的群众,就能逼迫国家救治他们的残忍心理。可是你在愤怒之后,又如何能去指责他呢?因为人性本就如此,只有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才会有人出来说公道话。而一旦牵扯到自身,无论如何那人的想法都将是偏于自己,这是无法打破的一点。只要是人,再大公无私,也会有一点点自己的私心。这份私心可大可小,小则心有所忌,大则忘乎所以。

身处在疫情之中的我们,在看电影时不由自主地也拿现实与电影中的情节作对比,电影中的政客,他们并不打算救治这些感染者,他们用以小保大的借口,想把枪口指向自己的同胞,还冠冕堂皇地大呼: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国民!他们一但发现感染者,就让士兵毫不留情的将他们拖走并不给予救治,让病人活活等死,甚至还将活人丢进焚烧厂。而相比我们国家,对疫情采取的方式则是最大限度的收容病人,对感染者进行免费治疗,风险人员自我隔离。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冲向前线,一些人也拿出自己的救命钱来援助医生。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希望可以终止这场灾难。这让我真正感觉到,我们生长在今天的大中华是何其的幸运!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人心往往比病毒更可怕,但人心,同样也是制服灾难的最强大的武器!同一时间,政府,市民,警卫及医护人员应对疫情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这部电影运用了大量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弱小又伟大,自私又善良的主题。这部自2013年上映的电影,在2020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再次走入大家的视野。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面对突如其来的高传染性病毒,身处疫区的人们从开始的未曾察觉,到传播人数的骤然增多而引起重视。人们慌忙逃离疫区,疯狂抢购物资,医院爆满,各大医院都人手不足,交通瘫痪,人心四散……同样,这些场景在该影片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影片将镜头指向病毒传播的过程,从咳嗽,打喷嚏,亲密交谈等,细致的将流感发生前人们平淡的生活和发生后人们的惊慌失措做对比,极具冲击性,给人以震撼。同时,电影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段,放大病毒对人们的影响,但又不完全脱离现实。除此之外,适时插入的背景音乐,也很好的营造了悲凉的气氛,奠定了影片黑暗的基调。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仍然不失为一部佳作。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电影中的人似乎更接近真实。影片用四个视角尽可能还原了灾难中人的表现。在路人视角中,人们抛下伪善,为了生存紧紧拽住向前逃离的人,不放下任何可能的救命稻草。这是生存的本能。在政府高层的视角中,他们远离灾难,站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将集团利益最大化,力图将传染源城市“埋葬”。这是人的自保。在女主视角中,女主身为医生却隐瞒女儿的病情,这是身为人类的“自私”的母爱。在男主视角中,作为救生人员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拼死救援。这是恪守尽责的责任。四个视角相互补充,无缝穿插,将整个故事串联到位,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从不同角度阐述对生命的理解,让人感慨生命是如此的珍贵又脆弱。

作为一部成功的灾难片,除了细致还原灾难场景的“真实”外,更重要的是人物的“真实”。影片开头,就用短短的10分钟展现出一个为"美"而作死,"理直气壮"被救的女主形象。以观众先入为主的感受,天然会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有着厌恶的感觉。然而镜头一转,画面放到了灾难现场中。女主身为一名医生,拼死治救,拒绝进入死亡隔离区,隐瞒自己孩子的病情。同样自私的一面却又带着几许温情。之所以电影这样触动人心,最关键的便是“真实感”。抛开医生的身份来说,女主也只是一个孩子,一位母亲,一个家人,也有着自己脆弱的私心。正所谓在生命威胁的面前,很少有人能做到大义凛然。由此可见,影片强烈的“共鸣之感”的由来所在。

与之相反的便是身为救护员的男主了。他坚守职责,面对女主的“现在没有人知道你是救护员”,拒绝了她的好意,毅然拿起消防栓奋力地砸开逃生门,救出被困人员。这样一位疫情中的“逆行者”,无疑给灰暗的疫情中增添了一抹亮色。现实中,正如此次疫情前来支援的医生们,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却因为疫情相聚于此。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往往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喝一口水都变成了奢侈的事情。影片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人类自私的“真实感”,又可以看到乱世中的“英雄主义”之感。前者表达了大多数人最真实的想法,后者则表达了少数人的“理想主义”。这正引发了我们去思考:当群体利益永远高于少数人的时候,我们是选择盲目服从,还是选择勇敢的站出来反击?

影片最后,画面由黑暗猛然转向了光明。女主救回了自己的女儿使其产生抗体,成功救治了患者,皆大欢喜。所有人注视着天边的那一抹初阳,迎来了胜利的曙光。2020年4月8日凌晨,武汉解封,距离打赢疫情防控站已接近尾声。然而,在疫情背后,那些舍己为人努力奋战的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流感》时隔七年再次进入大众视线,除了正应主题,还有疫情中最真挚的情感,和值得我们注意并完善的防控措施。在灾难面前,利己为己,非善非恶,但总要有人为此牺牲奉献。如果大家都团结一致,全力抗击,胜利的曙光便终会来临。

黑暗终将过去,黎明总会到来。一切都只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