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讲好爱卫故事|“血防战疫”艰苦卓绝,不懈努力终消灭血吸虫病

图说:潘汉鼎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说到血吸虫病,对于今天的大众来说似乎有点遥远。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初,血吸虫病曾在上海郊县肆虐,因其死亡率高,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病。作为在这场血吸虫病防疫攻坚战中长达40年的亲历者,上海市爱卫办原副主任潘汉鼎讲述了上海消灭血吸虫病历经的历史阶段,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防疫岁月。
  “当时市郊10个县,除崇明外,上海、嘉定、宝山、金山、松江、青浦、川沙、南汇、奉贤等9个县均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病患者多达76万。”潘汉鼎这样形容血吸虫病晚期患者,“他们腹大如鼓,人还没出门,肚子就已经出门了。”得了血吸虫病的人,身体逐渐消瘦,但肚子因肝脾肿大和腹水而鼓胀。当年上海积极响应党中央“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市郊掀起血防工作的热潮,医务人员、群众纷纷加入血防大军。
  潘汉鼎介绍,上海开展防治血吸虫病的“战役”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到1956年为第一阶段,当时在青浦、松江等地训练的部队士兵受到了感染,随后也发现郊区血吸虫感染的情况,因此立即成立郊县血防研究委员会,在市和流行县、乡、镇建立血防领导小组,设置血防专业机构,逐步建立起专业防治队伍。
  “第二个阶段是1957年到1975年,我们全面开展防治工作。”潘汉鼎表示,在查明传播途径后发现,水中的钉螺是血吸虫病唯一的中间宿主,因此环境整治成为血防工作的重点,灭钉螺成为首要任务,同时查、治病人,对粪、水进行管理,推进综合性防治措施。那个时候,防治人员和群众组成的“灭螺大军”自带筷、刀、铲等工具,蹲在河边捕捉钉螺,用土埋、火烧、喷药等方法来消灭钉螺。他回忆:“为了向村民们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防治队员常拿着宣传画上门宣教,还发动上海市健康教育所等部门开展广泛宣传。”
  “经过18年工作,1.66亿平方米钉螺面积中99%达到消灭钉螺,92%的患者都得到治疗,感染率从20%下降到2%。” 潘汉鼎表示,当时上海达到国家标准,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经过漫长的岁月,血防工作终于取得巨大成功。
  在1976年到1985年的第三阶段,着力解决诊断难、治疗难的“小而难”问题。在探索和防治血吸虫病技术和方法时,防治人员遇到了不少困难。“当年血吸虫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粪便来检查,找到血吸虫虫卵后才能确诊,于是很多村民就不理解。”潘汉鼎说,后来终于寻找到突破口,采用血清检查筛查、粪便检查确诊的方法,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快速推进了防治工作,“当时有一种治疗的药物,只能溶解于油剂,就用麻油来溶解药粉,给患者服用,很不方便。后来参考国外经验通过临床研究研制吡喹酮为治疗新药,效果好且副作用小,比原来更先进。”
  又经过8年不懈努力,上海血吸虫病患病率不断下降,没有急性感染和新感染患者,直至1985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消灭血吸虫病庆功表彰大会,根据原卫生部标准,宣布全市消灭血吸虫病。
  “第四阶段从1986年到2015年,是持续30年的巩固阶段。”潘汉鼎表示,2015年,全国防治考核组对上海持续巩固工作开展了考核,认可上海消灭血吸虫病以来,坚持了综合防治、群防群控,以及与兄弟省市的联防联控,巩固了上海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宣布上海不再是血吸虫病流行区。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宋迪文

采访对象提供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