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一些新冠产生的症状不叫后遗症……李兰娟钟南山等专家最新研判→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近日出台“新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我国迎来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关于新冠

有关权威专家的最新研判汇总

李兰娟院士:

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

现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我们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钟南山院士:

一些新冠产生的症状不叫后遗症

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一些新冠产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我们不叫它后遗症。我目前还没看到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现在新冠疫情还没有停,疫情还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出现。现在我们不能用2年前的一些方法来看待奥密克戎,因为现在病毒传染性极强,但是致病率大大减弱。

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重点应放在防控重症上(自我保护,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保护)。

重症医学家钟鸣:

咬牙挺过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

奥密克戎变异株造成的重型患者比例很低,随着疫苗、特效药的出现,医务人员面对单个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段已很丰富,对发病规律也富有经验,和早期相比已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不过现在需要应对另一个挑战,随着感染人数攀升,医疗机构或许要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患者,钟鸣认为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医疗机构要优化流程、确保医疗秩序。

这个时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度过可能在几个月里出现的感染高峰,咬牙坚持过去,那根据病毒的规律,疫情就会逐渐平稳,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若出现发热、头痛等,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患者可选用混悬液剂型;若出现咳嗽可选用复方甲氧那明等一类药物;若有鼻塞流涕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另外一些中成药也很有效,如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建议选择一种适量储备即可,太多也是浪费。对于感冒及新冠的预防还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为主,多喝水。

口诀:注意休息强免疫,发烧症状对症治,温水中药都是宝,清热解毒去病毒,同类药品选一种,盲目囤药不必要。

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陈志海:

老年人感染新冠能否居家?

60岁以下,没有基础病,无特殊不适——建议:居家治疗

60岁以下,有基础病,病情稳定——建议:尝试居家,密切观察

60岁-79岁,没有基础病,无特殊不适——建议:居家治疗

60岁-79岁,有基础病,病情稳定——建议:尝试居家,密切观察

80岁以上——建议:直接到医院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目前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明显降低,一般人群要以平常心对待新冠病毒感染,没有必要紧张甚至恐惧。居家治疗人员在家中要做好防护,尽可能佩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注意保持距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

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现肺炎症状)已经不多,重症(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接受无创、有创通气)的比例更小。

这与武汉保卫战期间新冠病毒原始株导致的症状有很大不同。当时,重症患者较多,一些青壮年患者的双肺也会呈白色,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但本轮疫情期间,从北京的定点医院救治情况看,真正因新冠肺炎导致要插管上呼吸机的患者只有少数几例。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谷晓红:

“实际上,新冠病毒在2019年年底出现时,使用‘肺炎’称呼就不是很准确。因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得肺炎,可能造成的还会是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经过这三年,从专家的角度来说,病毒已经变异,很少造成肺部感染,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但同时传染性极强,我们就称之为新冠病毒传染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新冠何时回归乙类管理?

新冠肺炎回归乙类管理的条件日趋成熟,但降级管控的举措是疫情防控的重大调整,应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适时有序作出调整。

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

过年能不能回家?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春节恐怕还是得该回家的回家,不该回家的要停留。回家途中,不管查不查核酸,个人防护要做好。乘坐交通工具要戴好N95口罩,尽量减少与别人交流,保持一定距离。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等

来源: 解放日报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