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在发生空难时,为什么航空公司宁赔上百亿,都不让乘客跳伞求生?

发生空难时,航空公司为什么不让乘客跳伞求生呢?要知道飞机虽说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方式,但一旦发生事故生还的几率也是最低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来说说飞机失事的原因有哪些。像飞机这种复杂的交通工具,是非常考验飞行员的操作能力的。而这些繁琐的操作中很难保证一点细小的失误都没有,这些小失误也有可能就会直接导致空难的发生。根据此前发生的众多案例得出的数据,由于飞行员直接或间接的操作失误造成的空难比例已经接近50%。

所以飞机的安全保障尤为严格,在每一次飞机起飞前都会由地面的工作人员进行仔细地检查,但是这并不能保证飞机设备就是百分之百完好无损的,也会存在因为飞机自身设备故障而发生空难的情况。

其实飞机失事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地面工作人员的失误调度以及遇到恐怖分子劫机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飞机失事。像2002年在瑞士上空发生的一起空难,就是因为地面航管员的错误指挥,让两架飞机在指挥航线上正常飞行时相撞在一起,两架飞机共71人无一生还。

-------------------------------------------------------------------------------------------------------------------------

飞机发生意外的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很多航空公司也因此赔偿了巨款,那飞机失事真的只能坐以待毙,乘客就不能自救吗?人类对飞机的恐惧主要就是来自于只要出事便是无处可逃,只能将生命托付在机组人员手中,没办法自救,那航空公司为何不让乘客自救呢?

如今世界上发生空难次数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已经高达了254次,而我国的空难次数也快要增长到三位数,空难让无数的人失去了生命,也让很多航空公司为此付出了代价。

曾经在全球都非常有影响力的泛美航空公司便是一个例子,1988年的一场空难让泛美公司“跌下神坛”,并最终走向了灭亡。当时泛美航空一架从英国伦敦飞往美国纽约的客机在飞行到9000米高空时,突然被一颗炸弹将客机机身炸出了一个洞口,之后客机的机翼还与机身直接分离,随之而来的还有前后客舱的断裂,所有的乘客与机组人员直接暴露在了缺氧的环境下, 瞬间昏迷,最终直接走向了死亡。

这是一场恐怖分子精心策划的空难,事故不仅造成了飞机上259人全部丧命,掉落的飞机残骸还砸死了无辜的11位当地居民,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最后泛美航空公司赔偿给了每一位遇难者家属1000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来看总计约260多亿人民币。泛美航空之后也因为这巨额的赔款入不敷出,再加上已经在民众心中失去了信任,自家航运的收入越发惨淡,最终也只有宣布破产,永远地离开了航空领域。

可是事后,当时对遇难者遗体进行尸检的工作人员却表示,遇难者并不是由于当时的爆炸而死的,甚至在飞机解体的过程中乘客都还是有生命迹象的。这一发现让众多人开始思考,如果当时的乘客都备有降落伞的话,是不是就能够成功脱逃呢?

-------------------------------------------------------------------------------------------------------------------------

尽管空难还是时有发生,但是我们在乘坐飞机的时候还是没有看到飞机上配备降落伞这件逃生装备,这是为何呢?飞机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主要就是分成了起飞、巡航、降落三个阶段,而最容易出事的阶段便是起飞和降落,在这两个阶段发生意外时,飞机都是会急速下降的,坠落到地面的时间非常短,可能乘客和机组人员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带上降落伞就已经失去生命了。

那如果是在巡航阶段发生事故的话,很多人肯定会想时间会比较充足,而且高度也能够让降落伞成功张开,那肯定会避开死亡的结局。可这却没有考虑到使用降落伞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大部分的人根本就没有掌握到使用降落伞的技能,就算每次飞机起飞前机组人员为乘客讲解了几分钟的降落伞使用方法,可是谁又能保证所有人都能牢记于心并成功地使用降落伞呢?

而且环境因素也是导致降落伞无法成功的一个关键,如果是在高空下失事,低温低压和缺氧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无法承受的,瞬间就会进入昏迷状态,等到了含氧量高的一定程度时,带有降落伞的人反应过来启动降落伞也是无济于事了。

此外,航空公司不使用降落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机组人员能够对乘客的生命安全全程负责,试想如果机组人员事先训练好使用降落伞,那么在飞机出事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机组人员不会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先行跳伞。所以航空公司也是为了让机组人员在第一时间是考虑如何让飞机成功迫降而不是逃跑,才选择了不使用降落伞。

其实从历史数据来看,存活几率最高的便是飞机迫降,在机组人员的专业操作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和损失。所以在飞机航行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专业的机组人员,也期盼着以后不再发生令人痛心的空难事件。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