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 悦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确定了今年艾滋病日宣传主题“Equalize”(实现平等)。中国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艾滋病(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恶性传染病。HIV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继而危及生命。2021年,全国共报告艾滋病发病数60154例,死亡19623人。其中,艾滋病报告死亡人数居甲乙类传染病榜首。从1982年疾病定名、1983年发现其病原体,至今40年过去,人类尚未找到有效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可积极预防和控制。随着抗病毒药物研发不断推进,艾滋病从绝症到可控慢性病,患者通过终身服药,可以获得正常预期寿命。因而,大家不必谈艾色变。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全民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因为时代在变,我国防艾的重点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艾滋病传播方式以血液传播为主,后来国家严控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血液传播艾滋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风险人群也由小众变为大众。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但庞大的人口基数摆在这,侥幸心理不可取。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曾提醒,公众切不可误认为防艾只是男同等重点人群的事,“性传播为主,意味着涉及所有人,需要全民共同参与”。艾滋病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可怕,然而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避免以身犯险。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同样意味着,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而非患者。艾滋病被污名化,一方面源于恐惧和无知。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打喷嚏、游泳池等也不传播,很多情况下,患者与普通人无异。另一方面源于猜测和偏见,最典型的是将性道德和艾滋病挂钩,如把艾滋病视为“脏病”,认为私生活混乱的人才会得病。这首先是逻辑谬误,且不说不是所有的高危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除性接触外,艾滋病病毒还会通过血液和母婴两种途径传播。那些因输血、文身不幸中招的患者,因职业暴露被感染的医疗卫生人员、警察,或者别无选择的婴儿,何至于还要背上道德骂名?
另外,扩大检测、尽早诊断,是打开艾滋病防治的第一道门。艾滋病被污名化,会让有感染风险的人群因担心受到歧视而不愿检测,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增加。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说,“疾病并非隐喻,而看待疾病的最真诚的方式——同时也是患者对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随着我们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在警惕艾滋病的同时,也应该共同营造对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友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 杨悦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