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2023年,新冠病毒能彻底“滚”出中国吗?

2023年,我们也可能面临两到三波疫情的冲击,虽然有些专家寄希望于今年三月份后疫情就可以结束,但这更多可能只是一种安慰,而非实事求是的预期管理。我当然也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希望只有一波疫情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病毒并不会与我们主观意志去转移,并不会因为我们当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疫情就不存在了。

疫情的实际影响仍然会长期对我们的经济生活造成冲击。如果我们不能对这种冲击有一个预期,做好预期管理,提前准备好各种预案,那么等冲击到来时,我们可能会更加被动,缺乏准备,带来更多教训。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也是需要实事求是的去正视国外的一些疫情数据。海外放开的国家早就已经跟我们演绎过,在放开之后的这一年,他们的经济生活是如何持续遭到冲击。

首先来看看日本,如图所示,日本在2022年有过三波疫情,二月到三月,一波七月到八月,一波11月。 到12月一波,而且最关键一个问题是,日本二二年的三波疫情死亡人数是一波比一波高。日本在12月7日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症死亡人数为438人,这是日本单日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了400人,也超过上一波疫情的峰值,是9月2日创下的单日新增新冠死亡人数347人。截止12月30日,日本当月死亡人数增至共7432人,创单月新高。日本上一波疫情高峰期是22年8月,单月死亡7329人。而且日本八月和12月这两波疫情均由BA5变异毒株引发的,而不是最新的BQ1.1和XBB1.5引发的。

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是同一个变异毒株,在间隔四个月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引发两波疫情,这也符合国外一些研究,感染奥密克戎后,三个月内抗体浓度会比较高,不容易重复感染。等超过三个月后,人体内针对奥密克戎的抗体。 会开始下降,就比较容易被奥密克戎突破感染。所以日本22年第一波疫情是三月高峰,第二波疫情是八月高峰,二者间隔五个月的时间,第三波疫情是12月高峰,跟上一波疫情高峰间隔四个月的时间。

韩国疫情的爆发间隔时间跟日本是大同小异,韩国在22年也是三月一波疫情,八月一波疫情,12月一波疫情,两波疫情间隔时间也是四到五个月。不过韩国不像日本没有出现最近这一波疫情死亡人数创新高,韩国是比较典型的,年初那波疫情峰值很大,后面两波峰值有明显收敛,但需要注意的是,韩国12月这波疫情的新增死亡人数也已经超过了八月那波。其实大部分国家的疫情数据基本也是二二年初那波最严重,然后八月那波新增死亡有明显收敛,然后12月有新一波疫情抬头的现象。

比如美国最严重是22年一月份的疫情,在那之后基本二二年美国是保持全年常态化疫情持续影响状态。 每千都还是有300人左右的疫情新增死亡人数,美国在彻底放开后,疫情检测数据就少了很多,所以美国八月和12月的疫情数据看不到特别明显的波峰。但美国在八月和12月还是有过两波疫情,只是因为不检测,所以从数据上看不到而已。总的来说,以日韩美的疫情数据看,两波疫情高峰期的间隔时间大概是四到五个月时间。

考虑到我们面临着各种变异毒株同时来袭的更严峻考验,我们头两波疫情的间隔时间应该会比日韩要更短,第三波疫情的间隔时间可能才会进入到四到五个月的模式。目前我们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是在12月出现,传播速度比预期要快非常多,二月份随着春运返程高峰的到来,BQ1.1和XBB1.5有可能带来新一波疫情,虽然BQ1.1和XBB1.5都可以对我们当前感染的病毒形成有效突破感染,但仍然还有一些基本的保护率。

所以如果我们能做好个人防护,那么在三个月内重复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那么预计二月份的那波疫情应该不会有12月这么严重,主要是一些不注重个人防护的人,或者是一些自身工作不得不长期接触高病毒载量环境的人,更有可能因为变异毒株出现重复感染,然后到23年5月到六月有可能出现第三波疫情。 这波疫情到来的时候,因为很多人感染已经是超过四个月,体内抗体浓度下降,然后到二三年的11月,到11月是有可能出现第四波疫情。当然这仅仅只是从日韩等国2022年的疫情发展情况,不考虑新疫苗和新药因素来做的一个推算。

此外,我个人是认为二三年可能出现的三波疫情应该不至于都跟12月这波疫情这么严重,影响应该会更轻一些。而且一些新的疫苗和抗体药物目前的研发进展会比一年前更快一些。

这种综合抗体的研发主要是得提前预测病毒的一些免疫逃逸突变位点,提前挑选出不受这些突变影响的抗体药物进行临床研发,虽然这不可能保证一定不会被病毒变异最终免疫逃逸,但本来疫苗和药物研发就是在跟病毒变异赛跑,我们也只能加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因为这是我们最终能真正结束疫情的指望。

总的来说,我们做好二三年遭遇三波疫情冲击的预期和准备后,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相信我们国家正在研发的一些疫苗和药物还是可以成为我们抗击疫情新的利器,包括我们自己,每个人做好个人防护,也能大大减轻社会整体的防疫压力,减轻疫情的伤害和影响,这都需要我们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跟疫情做一个长期斗争的准备。我们实事求是的去做好一些预期管理,不是为了悲观消极,而是为了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这需要我们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很多人不实事求是的做好预期管理,觉得疫情一波就结束了,那如果二三年疫情一波又一波来临时,这些人反而更容易陷入恐慌和悲观情绪中,所以我一直跟大家强调,做好预期管理,看似预期悲观,但实际行动是为了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反而才是积极乐观的。所以。 观还是乐观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得实事求是,做好个人预期管理,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