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同样感染奥密克戎,为什么北京比广州严重?


科学预防


相信科学,相信专家


风雨之后,一定更加美好

南有广州,北有帝都,北京与广州成为防控政策调整后的两个最大风暴眼。

网上有个段子,说程序员模拟推演后认为,未来一周会有150万感染,问,是整个北京还是全国呢?程序员回答说是朝阳区。这个数字确实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当前疫情感染蔓延的态势。

从12月10日起,北京已不再公布各区感情染数据,只公布全市病例数量,而且核酸检测结果也出的非常慢,即便只公开感染总数,大家对数据真实性早已心知肚明,因为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居家隔离,所谓数字已成鸡肋,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一波疫情中,给人的感觉好像北京比广州更严重。一是北京患者,普遍发烧、咽痛、头痛、浑身痛,而广州无症状较多,发烧、头疼症状也轻得多。二是医疗机构爆满问题在北京更为突出,广州并没有出现医疗挤兑问题。网上流传信息显示,北京感染的毒株是BA.7,广州感染的是BA5.2。虽然同属于奥密克戎,但毒力差别比较大。BA5.2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对人体健康危害有限。北京之所以看起来更严重,除了BA.7毒株特异性外,还有诸多不可忽略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之一,冬天季节性疾病叠加。人是自然生物,依附于特定的生存环境,就算没有新冠病毒,这个季节北方也处于流感高发期,医院爆满现象并不稀罕。钟南山院士也指出,近期出现发热,原因不单纯是感染新冠,也有不少是流感,有少数人可能是双重感染。也就是说,到发热门诊排队看病的并不一定都是新冠患者,并且即便检测出阳性,也并不一定所有症状都是新冠导致,并不能排除与流感交叉感染的可能。并且新冠病毒从爆发时就有喜冷厌热的特性。进入12月份以后,广州与北京温差接近20度,温暖如春的广州与天寒地冻的北京,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感染场景,这是没法改变的大环境。

客观因素之二,北京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单一。北京好医院多,大医院多,这让市民有机会享受到更多高端医疗资源。但也相应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被忽略和弱化,导致不论大病小病,都向一流医院挤压。12月8日,有记者采访发现,民航总医院、安贞医院、垂杨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医院繁忙异常,而朝阳区八里庄地区发热哨点八里庄卫生服务中心则显示暂停营业且电话无法接通。12月10日,北京市卫健委部署要求,即日起,全市3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立发热门诊,为发热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同时要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健康管理。也就是说,此前北京市大医院爆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层社区卫生机构无法接诊,市民只要看病就往大医院涌,直接加大了医院的诊疗压力。下一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接诊能力后,大医院爆满挤兑的矛盾应该能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客观因素之三,核心区放大聚焦效应。北京是国家心脏,辐射功能强,受关注程度高、影响力大,存在感和影响力任何一座城市都比不上。头几年,全国普遍存在雾霾问题。许多二三线城市常年雾霾深重,也没人关注,可是,轮到北京就不一样了,只要出现雾霾天气,新闻媒体大肆报道,公众人物到处宣扬,似乎帝都人民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这次疫情也有同样现象,北京人在网上晒阳的积极性最高,并且还有一些大佬的加入,营造出一种“阳阳得意”的氛围。朋友圈儿分享感染新冠初体验,有利于纾解焦虑,摆脱盲目恐慌。但同时也会让全国人民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北京人都阳了。

新冠是个医学问题,但是蔓延开来就必然会掺杂更多复杂的东西在里面。当前态势下,想精确掌握到底有多少感染人数,致病力到底有多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科学防护,挺过感染高峰期,逐步回到正常生活中来。从北京、广州以及保定、洛阳、达州等疫情爆发地区情况来看,随着高校放假、元旦及春节到来,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需要做好应对高强度疫情蔓延准备,迎接2023年春天到来。

放开并不那么美好,不放开则死路一条。这轮涅盘不得不面对这道坎,没人能躲得过去。80岁的老拜登前后感染了三次新冠,黄金家族扛霸子金正恩也曾发过高烧,与民同苦。真没啥好害怕的。

大疫当前,整个社会面更需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众志成城,打赢这场不可避免的艰苦战斗。我们坚信,风雨过后,一定是绚烂的彩虹。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