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世界艾滋病日|从“谈艾色变”到可防可控 人类正接近“终结”艾滋病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艾滋病已经从“死刑”变成了可控疾病。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直播栏目邀请到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监测与管理室主任李宁,请她带我们认识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的误解。

艾滋病已成为慢性疾病 患者能正常生活工作

李宁说,她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咨询案例中,很多新确诊的艾滋病患者都想过死。其实感染了也可以正常生活,尽管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是通过早治疗,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可以重建,可以控制病毒的复制。

“如今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们可以正常工作和享受健康生活,而且预期寿命也已与未感染者相差无几。美国著名篮球明星约翰逊,1991年确诊艾滋病,至今仍健康存活。”李宁说。

艾滋病病毒和人体可以共存?李宁介绍,艾滋病可以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的复制,减缓疾病的进展。许多人都听说过的“鸡尾酒”疗法,是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艾滋病病情的治疗方法。

“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预期寿命可以接近正常人,可以说是与病毒共存,前提是患者要遵遗嘱,一定要每天按时服药,必须是终生服药,不能中断,否则易引起耐药的发生,一旦发生耐药,就是现有的药物不能控制病毒的复制,免疫细胞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进展到艾滋病阶段,最终导致死亡。”李宁说。

为防控艾滋病疫情 河南开展这5方面工作

为了防控艾滋病疫情,除了日常的病例报告、哨点监测、高危人群干预等措施外,针对我省艾滋病流行以性传播为主的特点,我省采取以下多种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一、针对青年学生感染病例不断增长的现状,在高校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于2021年5月在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高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月活动,掀起了高校宣传热;二是2020年省财政拿出90万元经费设立高校防艾基金项目,在省疾控中心的组织管理下,支持77个高校学生社团开展高校宣教活动,覆盖全省17个省辖市、50所高校。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了高校防艾的针对性和可及性。

二、为提高检测发现效率,尽早发现人群中的感染者,提高诊断发现比例,于2020年在周口市、许昌的禹州市、新乡市对新报告病例开展精准溯源调查试点,通过促进新报告病例的性伴进行HIV抗体检测,挖掘更多的高危人群,早检测,早发现,实现精准检测、精准干预。这项工作已在全省逐步铺开。

三、针对近年来河南省感染人数较多的“双非”(非婚非商业途径)人群,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掌握了人群特征;随后又开展了专题调查,了解其流行病学信息;增加设立妇科门诊哨点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哨点,通过哨点监测的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一定程度上对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人群进行监测。明年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这类病例的增长。因这一传播途径人群介于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难以界定,难以接触,目前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具体的措施。

四、开展暴露后预防试点工作,有效控制艾滋病性传播。暴露后预防用药是高危行为后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省于2020年10月起在10个地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下一步拟在全省推行。

五、针对外来妇女引发的母婴传播病例及婚内性传播病例现象,2021年开展了外来妇女的普查工作,对所有外来妇女尤其是缅甸等外籍妇女,进行了登记、调查及检测工作,同时也对当地的村民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有以下行为 尽快进行HIV 抗体检测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HIV 抗体检测?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它更是一种与行为有关的传染病。结合目前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传播风险大的特点,李宁建议有以下行为的人尽快进行HIV 抗体检测:一是发生过男男性行为且没有使用安全套的人,二是与HIV感染者或者HIV感染状况不明的异性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的人。其实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没有高危的人群,只有高危的行为,如果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就是高危行为,请尽快到检测咨询机构进行咨询。

节目最后,李宁介绍,今年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尧青/文 韩淼宇/主持 李彤/剪辑 导播 牧堃 实习生 李娅锦 潘頔/摄像)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