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血疫》:直击人心的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一种病毒。这种丝状病毒,啃食你的血肉,消融你的身体,让你痛苦地走向死亡。

《血疫》的作者是理查德·普雷斯顿,美国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英文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约翰·麦克菲。

普雷斯顿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擅长以非虚构手法,处理科学题材。在1984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虚构作品《第一道光》,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1994年,描写埃博拉病毒的《血疫》面世,据说当时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

《血疫》也被拍成影视作品。无论是纸质版的图书,还是灼人眼球的影视剧,《血疫》都是耐人寻味的。

一、细致与浮躁

《血疫》剧中贾克斯上校是个细致的人,致力于研究,每当出现危险,或者潜在的危险,她都是镇定冷静地去处理,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可能。但有的人傻傻相反,总是心存侥幸,既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那么彼得这个角色,相信在我们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他的浮躁与侥幸心理,差点将自己与同事致于绝境。在检测出疑似埃博拉病毒的猴子标本时候,极力于证明贾克斯上校的谨慎小心是错误的,便不通过严谨操作就下了断论。在未知的可怕面前,他的浮躁,将会毁了自己,毁了他人。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你遇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不论对错,不管是否科学,是否合规,要将自己所认为的观点发表出来并强行让别人接受,当这个观点即将被推翻或已经被推翻,他会找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去掩饰,去搪塞。

二、个人和集体

如果说只是表现彼得自己去闻并让同事也去闻当时不知道埃博拉病毒是怎样传播的培养皿,然后导致了一系列灾难,那这部剧(书)的价值可以戛然而止了。当确认了猴舍爆发的是埃博拉病毒,并且可以感染给人类,还是在未知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播方式的时候,彼得隐瞒了自己可能自己感染了埃博拉的事,还说服可能已经一起感染的同事隐瞒,冒着可能感染研究所的其他人的险。最后进入人流量大的空间,呆坐,沉思。理智战胜恐惧,皆大欢喜,还在强压下为团队做出贡献。

人都是自私的,为车子,房子,票子……但是,既损害个人利益又损害集体利益的时候,想想唇寒齿亡吧!

三、民族大义

有的人的追求,过程漫长,其中还会被许多人误解,但是他所做的,得到的成果,却是有益于国家甚至是世界的。

《血疫》中的卡特,就是那么一个人。与贾克斯上校的严谨、执着相得益彰,两人也算是不错的搭档。当年1976在非洲遇到埃博拉病毒这个怪兽时候,他冷静,执着于将样本带出去获得更多关于埃博拉的生物信息。冷静的人的做法看起来也会残忍。当完成村落酋长的遗愿: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酋长残破躯体与病毒葬身火海后,他的同伴将他认定为残忍,没人情味。但他的这一做法,却是挽救了不知多少生命。按照当地习俗,酋长死后,其他村落的人会来触摸他布满病毒的遗体,只要死讯一出,人们将陆陆续续赶来,然后再回去,带着病毒,传染给家人,朋友,邻居……老酋长的明智的,也是一个真正的好领导,为了阻止这一状况发生,他选择葬身火海。在贾克斯上校替代丈夫杰瑞来到猴舍支援时候,他高瞻远瞩,追寻埃博拉病毒的更远传播踪迹。人类是需要具有民族大义感的人的,他们跨越国籍,跨越性别,跨越肤色,跨越种族,只为了——人类。

片尾的字幕,作了很多感谢。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奋斗在一线的人,他们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可能正以生命做防线,为我们抵挡着会一次次卷土重来消灭我们的“怪物”。

虽然残酷,请阅读(或观看)《血疫》吧,在世界性共同灾难面前,团结一心,才能战胜恶魔。目前,埃博拉病毒的起源仍未追寻到。诚如《血疫》中所说:它每次后退,消失,都是为下一次现身养精蓄锐。它变异,变得更加强大,将再次席卷而来。埃博拉病毒这种丝状病毒,是4级危险程度,HIV才是3级,它吃掉你的细胞,吃掉你的身体,吃掉你的思维。向研究人类传染病的工作者致敬吧!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