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空军史上最惨空难:2006年34名专家用生命,换来中国预警机的发展

预警机作为现代空战中必不可少的国之利器,在预防敌袭、侦查地形、制定战术等层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谓是验证一个国家军事科技是否达到尖端的标准。

过去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就因吃过这方面的亏,从而下定了制造国产预警机的决心。现如今中国在全方位的发展和崛起过程中,已然掌握了制造预警机的全部技术。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发展国产预警机,我们究竟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而2006年6月3日的那场震惊世界的空难,便是代价之一。

2006年6月3日下午四时,在安徽广德县的天空中,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幕,那就是两架军用飞机,在飞到县城上空之际,突然发出了强烈的噪音,随即一架飞机突然猛烈上升,撞到了山上发生了爆炸,而另一架则径直的向地面坠去。

当时的场面可谓是极度惨烈,使得当地正在务农的村民都吓了一跳,纷纷后撤,可一想到这可是军机,机上很有可能都是我人民解放军,他们又鼓足了勇气冲到了飞机周围。

希望尽可能地救下军人同志,不过由于坠毁的高度太高,撞击程度太猛,等到百姓到达之际,机上的四十名人员已然全部遇难,并且在百姓将这些烈士的尸骸搬出飞机的时候,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那就是这些人并不是普通的官兵,看他们的衣着打扮更像是专家学者。事后经官方调查发现,他们分析得没错,这些人中有三十四人正是专门进行预警机实验的顶级科研人员。

那么这些代表着中国军工科技力量的专家们,为何会集体乘坐飞机,飞机又为何会突然失控呢?大家别急,说起这个我们就不得不提中国预警机的发展历史了。

预警机起初只是指佩戴雷达飞机的名称,是英国人所构想的一种防空利器,不过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这种构想逐渐成为了现实。

并且由于信息战争的出现,能够进行搜索、监视空中、地面、海上目标、引导攻击方位、辅助决策,这诸多功能的预警机也被逐渐视为现代战争的必需品。

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就是美国在中东频频出手的那段时间,预警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过与他们不同的是,因为起步较晚,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预警机的研发过程,较比欧美国家来说就没那么顺利了。

我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预警机的作用的呢?答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国民党空军屡次派遣战机骚扰我沿海城市的时候,当时我们虽然拥有着搜索利器——雷达。

但由于当时的苏式雷达精度较为模糊,我们在东南沿海那般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很少能够用雷达捕捉到敌方的身影,而蒋介石方面自然也知道该情况。

于是在美国的帮助下,他们对大陆的骚扰也变得愈发的变本加厉,仅1955年这一年,他们就发起了近三百次的骚扰行动,可我们却只得眼睁睁看着,实在是让人感到气恼。

因此,当时我国就急需一款能够探测敌人飞机位置的利器,预警机也就这样落入了我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其实早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方面就已经成功地将小型雷达搬到了飞机之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

并且在1945至1955年这十年之中,他们的预警机技术也在逐渐地完善,而在得知美方最新研制的预警机功能如此强大之际,我国也燃起了制造国产预警机,对抗台海局势的想法。

1969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了制造预警机的计划,该计划希望能够从苏联方面引进载重强、性能高的图-4轰炸机,随后在机身上安装雷达,从而形成简易的预警机。

之后经过长达两年的努力,图-4轰炸机是买到了,雷达也按上了,名为“空警一号”的预警机也成功起飞了,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几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空警一号”预警机

第一,由于制造过程过于的“粗暴”,导致“空警一号”雷达的稳定性极低,只是平稳的飞行还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那么单纯的将飞机与雷达拼接而成的“空警一号”,就将面临解体的危险。

第二,“空警一号”确实可以侦测到周遭的飞行目标,但由于没有特定的隔音设备,使得雷达启动之后,所发出的噪音极大

飞机上的驾驶员别说是向总部汇报情况了,就算是战友们互相说话都很难听见,并且经过测试,长时间的噪声与抖动还会给飞行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第三,当时由于我们的雷达科技水平不高,该飞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只能是检测到高空的目标,目标飞行器一旦下降至低空,我们就无法发现。

这些问题可都是大问题,所以就在“空警一号”服役才仅仅五六年之后,便直接退役了,我们也再次陷入了无机可用的境地,于是乎吃过一次苦头的我国便打起了进口美国预警机的念头。

众所周知,在苏联解体之前的那段时间,中美之间还一直处于蜜月期之中,两国相互的合作并不少,我国想要从美方进口预警机的想法也很正常,但出乎意料的是美国人竟然拒绝了

因为他们只是拿中国当做抵抗苏联的挡箭牌,小打小闹地给到中方一些利益还可以,像预警机这样的重要武器,他们根本就不会放手,再加上后来苏联解体,中美蜜月期结束,他们便更加不会理会我方的提议了。

而且不仅是美国不向我方出口预警机,就连我方向以色列等国提出购买的时候,他们都屡次横加阻拦,迫使已经成交的合作只能宣告失败。

无奈之下我国只得再度开启了研制国产预警机的计划,而2006年这次的空难便是我国专家在测试,最新研制的国产“空警-200”预警机。

当时三十四位军工方面的专家,都迫不及待地坐上了“空警-200”预警机,希望能在飞机上直观地感受飞行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更方便之后的改进,但很不幸他们最终确实发现了问题所在,可自己也因此牺牲了。

这些中国最顶尖专家的牺牲,立即就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而这场空难也因此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空难,那么这场空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空难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空警-200”的除冰系统有问题,使得其机翼在飞行过程中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机翼无法受到驾驶员的控制,再加上飞机动力系统效率降低、驾驶员视线受阻,这才最终导致了空难的发生。

飞机机翼结冰

不过在悲痛之余,我国其余该方面的专家并没有因此放弃继续研制国产预警机,他们反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空警-200的研发过程中。

专家们首先做的便是将导致事故发生的除冰系统进行更新换代,随后又为驾驶员打造了全新的逃生功能,将飞机失事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但与此同时专家团队们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根本没有人敢来试飞,一部分飞行员甚至为了躲避试飞而选择了辞职。

毕竟有着此前的事故,大家心里都有着不小的阴影,这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可祖国的事业却不能就这样暂停,因此这时的我们急需一个不畏生死的英雄,而崔继先便是那个英雄。

崔继先

崔继先在无人敢报名之际,第一个站了出来,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多次的飞行事故,有几次都险些丧命,但他都没有选择放弃,当然也正是这股不怕死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空警驾驶人员,才使得我国国产预警机的研究事业能够继续顺利进行下去。

现如今,我们已经有了三个型号的多架预警机正在服役,其中包括有空警-200、空警-2000、空警-500,目前这三款预警机无论是在探测距离、识别精准度、抗干扰、危险系数上都稳居世界先列。

空警500预警机

可以说这些预警机,不仅为我国本土的安全树立了一座座移动的灯塔,也极好地应对了一直以来危机四伏的南海局势。

因为,要知道近两年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曾不止一次的提出要到中国南海自由航行,澳大利亚、日本等美国的盟友,也不止一次的派出了侦查设备刺探我方的情报。

但大家知道他们为何不敢像当年蒋介石一样,派出行动更快灵活性更高的飞机进行探测吗?答案正是畏惧我国时刻守卫在南海上空的国产预警机!

因此视频的最后,希望大家能够铭记那三十四位专家所做出贡献,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如今中国海空防御体系的安稳,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和平生活。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