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张涵予:这几年每拍一部电影差点“死”一回

算上正在热映中的《中国机长》,加上之前的《湄公河行动》与《红海行动》,张涵予三年内集齐“陆海空”作战了。但受访时他说自己接戏没想过为了“凑齐”而做些什么,反倒是从影多年没拍过舒服的电影,尤其这几年“我每拍一部电影都差点‘死’一回,落一身伤痛,但我觉得也是很特别的体验。”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慧

没什么台词的机长怎么演?

认真观察一点点靠近人物

《中国机长》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年前众所周知的故事: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遭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破裂的突发事故,生死关头是机长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张涵予饰演的正是刘传健的角色,北京首映礼上刘传健本人对他的表演大为赞赏。影片现在豆瓣评分7.2,观众对演员的表现都表示认可,可张涵予接下这个角色时,就知道不好演,压力很大,“因为所有人都认识他,观众免不了拿你和原型作对比,会说你像不像个机长,遇到这种特情你处置的时候是不是够冷静,是不是果断,是不是技术过硬。然后你跟他性格上完全不一样的话,也容易让观众出戏,所以演起来就比较难。加上我没什么台词,表演空间又非常小,不能外化,我这个手握着操作杆,这个手握着推力,都不能离开,所以难度也比较大。”

张涵予说他先从新闻报道里知道川航这个事件,然后接到了博纳影业的邀请,去年8月就排开了别的事情等着进组拍摄。“看新闻的时候我其实是不知道风挡玻璃破裂是什么样的后果,后来做了些功课后对刘传健机长肃然起敬。”

在各方努力安排下,张涵予和其他人在川航8633机组复飞时,有了跟机组成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我当时在驾驶舱里面跟着刘机长一起飞的,坐在电影里杜江坐的位置,在那里看着他们操作。然后我录下了很多的视频。后来我们又到模拟机学习,学习怎么驾驶空客,我觉得特别有用处。”

而通过跟刘传健的交流,张涵予一点点靠近这个人物,就像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这个“中国机长”神情沉稳话不多但动作利落,给人可靠的感觉,这都来自张涵予准备阶段的观察,“在跟他聊天的过程中,我会捕捉他这个人的特点,首先就是话特别少,后来我也问了一下别人,原来所有的机长话都很少,他们不会说很多话,所有的(答案)都在他们心里。你问他什么他就直接回答你,没有别的话。

张涵予觉得,虽然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件,实际结果也是好的,但驾驶舱里万分危急的情况,只有在场的飞行员才知道,他也试图询问刘传健机长千钧一刻时真实心情以帮助自己进入角色,“我还记得问他事情发生时的心情,他说首先考虑的是飞机不能失态,至于舱内温度降到零下40度,能不能感觉到冷,他说精神意志上全都忘了,只想带着乘客安全回家。”

据说相关方面曾模拟复盘川航8633这次突然事故,没有人可以像刘传健这样成功带着整架飞机和全员安全归来。为什么只有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电影有不少伏笔,张涵予一一解读,“刘机长在加入民航之前,是空军的飞行员、教官,又飞了很多次这条航线,可以说对飞机的性能和对航线的情况,都非常熟悉了。再有他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十分自律。像电影一开头有机长洗冷水澡掐表憋气的场景,就是他的生活常态,他曾告诉我,平时一口气可以憋四分钟,因而当风挡裂了的时候,即使没有第一时间戴上氧气面罩,他还是成功将飞机开回来了。另外低温他也不怕,以前刘传健机长当空军的时候,在北方寒冷的早晨,大概零下二三十度,就穿着背心儿裤衩每天在跑步。所以说,最危急的时候,他平时的锻炼、训练都起了作用。”张涵予透露由于刘传健处置特情的情况,空客公司因为他这个操作,重新编写了手册。”

演完机长坐飞机有“后遗症”:

在座位上感受驾驶员的细微操作

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忘了驾驶舱惊心动魄的几分钟,那边欧豪“飞了”出去,这边张涵予脸部被吹到变形依旧紧紧抓住飞机的操作杆,看得人心惊胆颤,拍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有七八个风机、风筒吹着,效果我觉得还挺好。玻璃碎了以后,在天空中风力是很大的。我们还会有颠簸,每天颠得人跟散了架一样。拍摄的时候每天颠、每天大风吹,吹得眼睛都睁不开。可想在当时真实的情况下,这样在高空驾驶飞机,他们经受了怎样的严峻考验。” 张涵予还调侃说,每天拍戏都喝风,“我们演员私下交流,说怎么总是感觉肚子胀。后来一想,是因为每天喝风都喝饱了,哪里还吃得下饭。”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饰演的机长角色话不多,多数靠眼神表达情绪,但张涵予还是在有限的台词里还原了人物在事情发生时的心情,比如他跟塔台报告要备降成都,以及成功降落后向机上乘客报告情况时,都显得克制、冷静,无法让人联想到此前十几分钟驾驶舱里惊心动魄的一幕。这样的处理也受到观众认可,认为主创没有为了煽情而故意拔高人物形象。

对此,当过多年配音演员的张涵予认为,声音也要符合规定情境,他跟刘传健本人也聊过,在事情基本可控之后,本人情绪确实没什么起伏,“我问过刘传健,他说降落后三人跟恶梦刚醒一样坐着,大概三四分钟才缓过来,他自己说的一句话是‘运气不错,我们还活着。’我自己的判断则是,任何人刚经历生死关头,他一定是要发会呆。”张涵予觉得《中国机长》做到了克制,没有故意煽情或者说渲染,那么观众就能从每个细节中感受到真实,“这种力量是巨大的。”

而拍完这部戏,他也留下些“后遗症”,那就是每次坐飞机时都会想起自己“机长”训练,“当飞机起飞、滑行、在空中和降落的时候,我都会想当时驾驶员是怎么操作的,然后马上联想到我在模拟机里面是怎么样转弯、怎么样起飞、怎么样抬杆。机长这趟是降落得很棒,还是说稍微松晚了、松早了一点?飞机为什么颠了一下?这些我都可以感受到。”

此外,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到去年的《红海行动》,加上《中国机长》,张涵予三年内集齐“陆海空”作战,这是挑剧本时的刻意选择还是无心之举?张涵予否认了,“演员自己是设计不出来的,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他觉得自己这几年遇到的角色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苦”。“这几年我每拍一部电影都差点‘死’一回,我拍这么多年电影,好像还真没拍过舒服的电影。从影以来我拍的都是上刀山,下火海的电影,每一次都是持续好几个月,而且都是落一身的伤痛,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我觉得,这些也是挺特别的体验吧。”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