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84岁钟南山院士再赴抗疫前线:什么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

大家好,我是凌小云云云。

这一波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比想象中来的还要,猛烈。

昨天被一篇文章的标题戳中了:《因为你们的一口肉,我们封了一座城》。

也许非典带给人类的伤痛还不够强烈,十几年后人们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因为一点点口舌之欲,不惜残害野生动物,而大自然也用他特有的方式,惩罚着愚蠢的人类。

关于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显然面对这次疫情政府的信息公示做得更好。

一方面让百姓第一时间了解全国各地蔓延的进展避免信息闭塞带来更大恐慌,一方面安抚百姓情绪告知正确防护方法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持续肆虐的冠状病毒,日益攀升的死亡人数,正应了那句话,“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自我隔离留给我难得的空闲时光,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什么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


也许是让你叱咤风云的事业,也许是给你避风港湾的家庭,抑或两者兼有。

今天我想先和你聊聊前者。

如果你在工作中找不到自我的意义,如果你觉得职业的发展一眼就能望到头,如果你想在七天假期中重新思考人生的规划,那么这篇文章很推荐你读一读,希望会对你有一点帮助。



为什么你会对工作不满


先讲一个《琅琊榜》中的小故事。

皇帝的三子靖王在朝上一直不受重视,太子和誉王的双子夺嫡也没他什么事儿。直到谋士梅长苏的出现。在梅长苏的劝说下,为了不让国家落在两个只求个人利益的哥哥手里,为了黎明百姓的安居乐业,靖王决定走上夺嫡之路。

靖王是武将出身。一天他的属下向他禀报,最近军队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景象:士兵们不再像往年一样,抱怨着军饷太少,军装太薄,而是突然间大家都开始讨论什么样的战术更有效,怎样才能让队伍更有战斗力。

所有的外部环境都没有变,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士兵的变化?


信念。


这可以用著名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这个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面向企业管理者提出的理论,在个人身上也同样适用。

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企业政策、行政管理、劳动保护、领导水平、福利待遇、安全措施、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保健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给你带来满足感,他们的存在只能消除你的不满。

“如果工作的保健因素得到了改善,你不会立刻爱上这份工作,最多是不再讨厌它罢了。”

与“工作不满”对立的,并非就是“工作满意”,只是“没有不满”。“没有不满”和“满意”是两件事儿。这和爱情一样,“没有不喜欢一个人”和“爱上一个人”是完完全全两件不同的事儿。

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丰厚的福利政策……

你能在招聘启事上读到的这些,满足的仅仅是保健因素而已,他们不足以让你爱上这份工作,如果当初你选择这份工作时是因为上述这些外在因素,那么对工作不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不要再纠结于,“可能赚的更多,我就更开心了”。如果仅仅追求赚的更多,你根本不会更开心。更有可能的是,你浪费掉很多宝贵的时间,去做你根本不喜欢做的事情。

同时随着消费欲望的增强,你越来越无法离开这份支持你生活的工作。

你总是对自己说,“等我买房了就转行。”“再过5年,等我有一些经济基础了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然后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无法自拔的陷阱。


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给的报酬再高,可能你都不会去做。

陈莲香,2年拐卖46个儿童,面对警察的质问,她的回答是:来钱快啊。

在她来钱快、赚得多的同时,带来的是数十个家庭的支离破碎。掳走一个孩子只需十几秒,而失子家庭的寻子之路可能要走十几年。

在诱人的报酬之上,还有我们的价值观,还有良知。这近一步说明了,更多的钱并不能让我们获得工作上的满意。

在开篇士兵变化的故事中,无论军饷还是军装,都是属于这一类因素,其优化与否给士兵带来的都不是决定性的改变。那到底什么才是带来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呢?



是什么让你彻底爱上工作?


马云老师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辞职只有两个原因,钱没到位,心委屈了

简单而精辟。

钱没到位,说的就是保障因素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引发的不满。

心委屈了,说的则是双因素理论中的另一端: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则是指工作中能带来内在满足的那些因素,比如来自他人的肯定,比如个人成长,比如社会责任感。这些则更多的是向内求的结果。

有一句话说得好,找到你喜爱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所以如果能够找到真正所爱的事业,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我可以给你讲一些人的故事,希望从这些故事中,你能发掘你想要追求的那个点。


01 挑战性


前两天重温了一部老电影,莱奥纳多主演的传记电影《飞行家》,讲述了Howard Hughes的传奇人生。

Howard Hughes出生于美国德州休斯顿,18岁时,他继承了父亲的德州油井,开始了一生的闯荡。在好莱坞,他砸下数百万美金拍摄实景空战史诗电影《地狱天使》,一举成为著名的制片人;

在航空业,他入主环球航空公司,迅速使公司扭亏为盈;二战期间与美国军方合作,主持了蓝云杉飞机的发明和改进。

Howard缺钱吗?当然不。身为富二代的他有着无尽的财富,而他毕生追求的,是不停的创新,是带给这个世界和全人类的进步。


其中的一个桥段让我印象深刻。

Howard自己就是一个飞行员。在拍摄《地狱天使》的过程中,他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而不断优化飞机的性能,从而对飞机的改造和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终于,他以苛刻的标准研发出可以飞至平流层的飞机,穿越对流层到达平流层意味着飞行更高的高度,相应可以极大降低飞机飞行过程中的颠簸。

当飞机准备试飞时,他一下子跳进了驾驶舱。他的助理跑过来问他:你确定要自己飞么?面对这样一个试验性产品,飞到一个人类从未达到的高度,助理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Howard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

这种场景在电影中出现不止一次。每次新型飞机研发出来后,第一个试飞员都是Howard自己。

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那个造火箭的伊隆·马斯克,还有曾经给世界不断带来新奇产品的教主乔布斯。

他们的追求不是财富,不是社会地位,他们的追求,就是追求本身。

能够突破人类的最高水平,能够引领人类向前一步,这本身难道不是最酷的事情嘛?


02 责任感


2003年,以67岁高龄走上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这一次,又以84岁高龄,再次走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前线。

人们愿意相信他,是因为他敢讲真话。站在专业医疗工作者的角度,他敢给出真正的结论,告诉大家真实的情况,他说,“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在本可以颐养天年的年纪,钟南山院士一边呼吁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排除重难,买不到机票和高铁票,挤在餐车一角也要抵达武汉,并在11点半抵达后第一时间同步当地情况。

第二天继续战斗,先是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再是开了一下午的会,晚上又飞回北京赶往国家卫建委开会,直到凌晨两点才结束一天的行程。

他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心中装着的,是治病救人、防止疫情扩散的责任感,是为国为民,是家国大爱。

与他一起抗战在一线的,还有年届73岁的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她也在当年抗击非典中,创下过无一人出现严重后遗症的记录。

与他们一起的,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不惧危险,自愿申请到抗击肺炎的一线去。


看到他们的请战书,我不禁泪目了。

他们不仅有仁术,更重要的是仁心。他们无畏个人安危,在关键时刻想到的更多的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


电影《中国机长》中讲述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的故事,也是一个由职业责任感而创造的奇迹。

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下,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专家说在那种高度那种压力环境下,把飞机开回来是不可能的。

另一位专家说,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一共有63个关键动作,每一个动作的失误都会造成飞机的坠毁。而他,一个都没有错。

机长刘传健说,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把这119名乘客,平安的带回地面。

我无法想象在高空中,人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是怎样的感受,再加上飞机高速的飞行,这种气压和寒冷是常人根本无法承受的。

连刘传健机长自己都说,这就是在极端情况下激发的潜能吧。

为了他人而战,为了他人解脱困境而战,为了他人健康生存而战,这种“为他”的责任感,可以比“为己”激发出更大的能量吧。


03 个人成长


在职场中,管理者总是会有一种疑惑:为什么总有一些人,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儿。

这是因为,这些人没能从工作中,找到自我成长感

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关于张一鸣《Stay hungry, Stay young》的演讲,其中有一个点是他讲述了如何在工作的第2年就管理了四五十人团队的秘密。

他说,当时公司的招聘标准很高,同期入职的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他把自己的特质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时,不分哪些是他该做的,哪些不是。在做完自己的工作后,他乐于去帮助别人。下班后,回家也编程到很晚。很快他就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到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到带一个小部门,到带一个大部门。

第二,做事不设边界。当时虽然负责的是技术,但是遇到产品上的问题,也会积极参与讨论。他认为,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更大的锻炼。

参与产品的经历对他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与销售总监一起见客户,也帮助他在招聘时知道该如何识别好的销售。

他毕业前几年的工作,都是以自我成长为核心的,没有人给他提要求,更多的是他自己的成长诉求。


我一个朋友有句话,话糙理不糙:工作结果是交付给公司的,但本事是长在自己身上的。

我们一天中至少有8个小时是在工作中的,如果这8小时仅仅用来完成公司的任务,而不能从中得到成长,那就太可惜了。


04 他人认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牙绝弦为子期”,说的都是知音难觅。

在职场中,获得认可有很多种表现:上司的赞赏、同事的肯定、职位的升迁,这些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物质回馈,但是却可以增强一个人对工作的认可程度和归属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了。


有一位悲惨又励志的星二代,她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证明自己的故事。

她的小时候,爸爸就是天。他不但在日本拥有卓越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登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美国权威杂志《人物》也把他列入最美人物榜单。

他与章子怡共同出演《艺伎回忆录》,还进军好莱坞出演《盗梦空间》。

他就是渡边谦。他的女儿就是故事的主角:渡边杏。

原本她的童年如我们想象一般美好,然而在她14岁那一年土崩瓦解:父亲重病变卖家当举借外债,父亲病愈后与母亲离婚,由母亲承担债务和儿女的抚养责任。

她别无选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不怕辛苦,端盘子打零工当模特,也曾报名参加日本小姐。而当媒体挖出她是渡边谦的女儿时,她选择了退赛。她想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

为了争取机会,她每天参加15场海选。终于得到了Anna Sui、LV、Dior等国际大牌的模特。

在转型做演员时,她同样遭到了质疑:没演技、面瘫。

她应对的方式同样是:努力。

为了扮演好一个角色,她体验角色生活、研究角色的生平历史、还为了角色学会了做菜(突然想到了获得太极拳全国一等奖的张震,优秀的人都是一样的优秀),终于她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了学院最佳女主角的奖项。


别人的评价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证明自己。《哪吒》中有一句话,“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没有谁不曾经历质疑。

面对质疑,你是选择接受现实,还是改变命运?

当你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外界的认可也就自然而然而来了。

上面我们说了能够激励人心的四种特质:挑战性、责任感、个人成长、他人认可。当然这几项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时候同一件事也包含着几个因素。

当你在选择一份工作时,不妨用这几个尺子去衡量一下,而不再单纯考虑保健因素。至于能够满足激励诉求,才能让你在做这份工作时,内心真正的认同。



如何才能找到真正喜爱的工作?


实践出真知。这是一个漫长的自我发现之旅。

纵使你读遍千篇,与大师对谈,与好友求教,都无法帮助你真正找到你最爱的事业。

这个太因人而异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他人的建议都是基于他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经历,对你未必适用。而真正适合你的,必定是经过你自己不断的尝试、寻找,而最终觅得的。

假使你已经尝试过很多职业,却依旧未能从中找到那种惊喜的感觉,没关系,这说明你又排除了若干种方案。爱迪生也是试用了上千种不同的材料,才找到了适用于灯泡的材料。

乔布斯曾经说过,“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

如果还没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内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那么如何设计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何平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矛盾?

这些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不只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已经工作十几二十年的人也在不停探索。让我们在后面的分享中,一起探讨。



写这篇文章时,正在家中自我隔离,尚无症状。1月10-12号去过一次武汉,那时真的没有想到这次疫情会有这么严重。

今天还第一次被人民日报@,也第一次接到社区打来的电话询问行踪及身体状况。

这一年注定不太平凡。越是这样特殊的日子,越是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思考人生的意义。


相信我们一定会平稳渡过,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祝愿新的一年,国泰民安,健康团圆。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