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梅毒可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治疗之外,还有6个注意事项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死产、流产、早产和胎传梅毒。

梅毒的传播途径

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损、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TP存在。

其常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性接触传染 

约95%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传染。

未治疗患者在感染后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4年以上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2、垂直传播 

妊娠4个月后,TP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可引起死产、流产、早产或胎传梅毒,其传染性随病期延长而逐渐减弱,未经治疗的一期、早期潜伏和晚期潜伏梅毒孕妇垂直传播的概率分别为70%~100%、40%、10%。

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于头部、肩部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3、其他途径 

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此种血液可发生感染;

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梅毒的预防和治疗

1、常用的驱梅药物

(1) 青霉素类:

为首选药物,血清浓度达0.03U/ml即有杀灭TP的作用,但血清浓度必须稳定维持10天以上方可彻底清除体内的TP。常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水剂青霉素G、水剂青霉素G。

(2) 头孢曲松钠:

近年来证实为高效的抗TP药物,可作为青霉素过敏者优先选择的替代治疗药物。

(3) 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

疗效较青霉素差,通常作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治疗药物。

2、治疗方案的选择

(1) 早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使用1~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120万U/d肌内注射,连续10~14天。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钠10~20g/d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连续10~14天,或连续口服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 500mg,每天4次;多西环素100mg,每天2次;米诺环素100mg,每天2次)14天;

阿奇霉素2g,顿服

[青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不能用于男男性交者(MSM)、合并HIV感染患者和孕妇]。

(2) 晚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 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1次/周,连续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120万U/d肌内注射,连续20天。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天2次,连续30天。

(3) 心血管梅毒:

对于并发心力衰竭者,应控制心力衰竭后再进行驱梅治疗。

首先选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1次/周,连续3次。或建议按照神经梅毒处理。

(4) 神经梅毒:

为避免吉海反应,应口服泼尼松。首先选用水剂青霉素G 1200万~2400万U/d,分4~6次静脉注射,连续10~14天,继以苄星青霉素 240万U肌内注射,1次/周,连续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240万U/d肌内注射,同时连续口服丙磺舒(20g/d,分4次)10~14天,继以苄星青霉素 240万U肌内注射,1次/周,连续3次。

替代方案:头孢曲松2g,每日1次静脉给药,连续10~14天。

对青霉素过敏者用以下药物:多西环素100mg,每天2次,连服30天;或盐酸四环素500mg,每天4次,连服30天(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5) 妊娠梅毒:

根据孕妇梅毒的分期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案进行治疗,用法及用量与同期其他梅毒患者相同(多西环素及阿奇霉素禁用于妊娠梅毒患者),在妊娠初3个月及妊娠末3个月各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青霉素过敏者进行脱敏后再用青霉素治疗或直接选用红霉素类药物口服,早期妊娠梅毒:红霉素500mg口服,每天4次,连续14天;晚期妊娠梅毒:红霉素500mg口服,每天4次,连续30天。

(6) 先天梅毒

1) 早期先天梅毒:

确诊先天梅毒的婴幼儿,或者婴幼儿体检无异常发现但其母亲患有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规范(母亲产前1个月内开始梅毒治疗者),妊娠期间应用非青霉素药物治疗者,应用水剂青霉素G 10万~15万U/(kg·d),静脉注射:出生7天内,水剂青霉素5万U/k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出生7天后,水剂青霉素5万U/kg,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总疗程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5万U/(kg·d)肌内注射,每天1次,10~14天。

脑脊液异常者选用水剂青霉素G 10万~15万U/(kg·d),分2~3次静脉注射,连续10~14天;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5万U/(kg·d)肌内注射,连续10~14天。

脑脊液正常者选用苄星青霉素 5万U/(kg·d),1次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按脑脊液异常者的方案进行治疗。

婴幼儿体检无异常,其母亲患有梅毒但得到规范治疗且无梅毒复发或再感染梅毒证据者,可单纯观察该婴幼儿,或苄星青霉素5万U/kg,1次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

2) 晚期先天梅毒:

水剂青霉素G 20万~30万U/(kg·d),分4~6次静脉注射,连续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5万U/(kg·d)肌内注射,连续10~14天为1个疗程,可用1~2个疗程。较大儿童的青霉素剂量不应超过成人同期患者剂量。

替代方案:对青霉素过敏者,既往用过头孢类抗生素而无过敏者在严密观察下可选择:头孢曲松250mg,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10~14天。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20~30mg/(kg·d),分4次口服,连续30天。<8岁儿童禁用四环素。

【注意事项】

1、本病应及早、足量、规则治疗,尽可能避免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性伴侣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再感染及引起他人感染。

3、治疗后应定期随访,进行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以考察疗效。一般至少坚持3年,第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第2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第3年在年末复查1次;神经梅毒同时每6个月进行脑脊液检查;妊娠梅毒经治疗在分娩前应每个月复查1次;梅毒孕妇分娩出的婴儿,应在出生后第1、2、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

4、病程1年以上的患者、复发患者、血清固定患者及伴有视力、听力异常的患者均应接受脑脊液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神经梅毒。

5、复发患者应排除再感染、HIV感染、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生物学假阳性等重新治疗。

6、防治吉海反应

吉海反应系梅毒患者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变态反应。多在梅毒首次用药后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寒战、发热、头痛、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全身不适及原发疾病加重,严重时心血管梅毒患者可发生主动脉破裂。泼尼松可用于预防吉海反应,通常在驱梅治疗前1天开始应用,05mg/(kg·d),口服3天。心血管梅毒的治疗应从小剂量青霉素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第4天起按正常剂量治疗;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胸痛、心力衰竭加剧或心电图STT段变化较治疗前明显,则应暂停治疗。

7、血清固定 

也称血清抵抗,即梅毒患者经过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和充分随访(一期梅毒随访1年,二期梅毒随访2年,晚期梅毒随访3年),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维持在一定滴度(一般在1∶8或以下,但超过1∶8也不鲜见)超过3个月,排除再感染、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生物学假阳性等,即为梅毒血清固定。由于梅毒血清固定现象的发生率较高,目前对这类患者的处理已成为临床棘手的问题。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是防止梅毒血清固定的重要措施。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