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致信心 | 恐艾症的心理根源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克服它?

恐艾

AIDS- phobia

艾滋病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 艾滋病恐惧症者

AIDS- phobia

他们大多都曾有过高度危险的性行为。理论上,这些危险行为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但同时,他们又经过医疗机构的反复检查确认,并没有感染,但他们仍然非常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导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带来科普--恐艾症,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很多人不知道恐艾症是怎么形成的

更不清楚应当如何应对

实际上,恐艾症是由于遭受了有关可能感染艾滋病的 叠加性心理创伤而造成的。

他们大多有过不良的性接触史,特别担心自己患上艾滋病,内心恐惧,在这种强烈的负性情绪驱动下引发了灾难化思维:

他们会想象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然后引发的一系列灾难化的后果,比如自己会面临死亡,事业受阻,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会受到牵连......越想象越恐惧,越恐惧越想象,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最后甚至可能进入一种类似于疾病妄想的状态。

现实中恐艾,他们也会去医院反复检查,检查结果正常,但是他会解释为感染艾滋病有潜伏期,自己还处于潜伏期,所以检查不出来。 或者现有的技术检测不到等等,即使过了潜伏期,他还是这么认为,自己坚信不疑。这个时候,他已经走不出来,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甚至有些情况下,他们认为自己的不良性接触史是别人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报复的想法。

这个群体非常痛苦,而且不被人理解。

因为他们有不良的性接触史,对家人和朋友羞于启口,也怕大众的道德谴责,用最近流行的话说就是被 “社会性死亡”,所以他们压力很大。严重者最后会演变成 重度抑郁发作,甚至可能出现 自杀行为。

从精神心理学的专业角度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1,需要进行医学的检查,排除感染艾滋的可能性,这是必要的环节。

第2,要让他们知道问题形成的心理根源,实际上是遭受了与艾滋病有关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建议寻找专业医生的指导,在深度催眠等专业方法的帮助下走出来。

第3,可以期望医学发展进步,比如有一天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研发出来,这个病可以完全治愈,不再让人恐惧了。那么,恐艾症患者的恐惧感也会骤然减轻。当然,这个方案的实现可能遥不可及,远水解不了近渴。

同时,如果恐艾症患者病情严重的话,需要去医院寻求精神科大夫的帮助,通过药物减轻他们的焦虑恐惧情绪,甚至抑郁情绪,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作为家人或朋友,也要理解他们,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恐艾,而不是一味指责,否则只会加重他们的病情,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好好保护自己

当然,也给予他人最真诚的理解和帮助

供稿丨武婧赫

编辑 | 武婧赫

审核丨侯明佳 潘欣

出品 | 信息与电子学院研究生会

剩余内容被隐藏,使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查看文章
为了您的隐私,请用手机查看文章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