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朱力亚就离开了音像店。这次见面,两人并没产生什么交集。但一周后的再次偶遇,却彻底让朱力亚,陷进了爱情的“圈套”......
03朱力亚情根深种
一周过后,朱力亚的CD听完了,她再次来到了那个音像店。正当她挑选着新CD时,耳边又响起了那个熟悉的声音:
“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那人是谁呢?还是上周的那个黑人老外。朱力亚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的店员就笑着说道:
“整整一个礼拜,这个老外每晚都到这里来,却很少买东西。刚才看见你进来,他高兴得不得了,原来是在等你呢!”
听到店员的解释,那位黑人显得很不好意思。经过这次见面,朱力亚才算跟他正式认识。那名黑人的中文名字叫马浪,在武汉另一所大学的医学专业,读研究生。
这一次,面对马浪的热情,朱力亚没有拒绝。她将宿舍的电话号码,留给了马浪。但朱力亚没想到的是,她刚回到宿舍,就接到了对方的来电。
而第一次打电话,两人竟不知不觉,聊了两个小时。室友见朱力亚聊得那么开心,不禁调侃她:
“聊了这么久,谁给你打的电话呀?还用英语说话,什么时候认识了一个老外呀?”
朱力亚急忙解释道:
“什么呀!别搞得那么暧昧好不好,只不过是前几天买CD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外国人艾滋病自述,他不会讲汉语,我正好是外语系的,就帮他个小忙。他刚才只是向我道谢而已。”
朱力亚虽然竭力掩饰,但从那天以后,两人的关系的确亲密了许多,每天中午和晚上,他们都会用电话聊天。在后来的接触中,他们终于确定了恋爱关系。
这张是网络配图,并非当事人,只是方便读者体验,马浪图片找不到
04马浪的“不对劲”
朱力亚和马浪,就像无数热恋中的情侣一样,他们聊人生、谈理想,甚至连以后生几个孩子,都计划好了。两人发生亲密关系的时候,朱力亚回忆道:
“因为当时都考虑成熟了,我也是一个比较有责任心,或者说做某件事情之前,我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人。当时感觉说,这么长时间了,彼此都非常了解,这件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时间长了,朱力亚发现马浪“不太对劲”:他经常感冒,买了很多昂贵的药,但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她还看到马浪的脸上,出现了很多“小红疙瘩”。
朱力亚想不通原因,但她很快又安慰自己:马浪是医学院的学生,自己的身体,还能没点数吗?于是,在一次次疑惑中,两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
左1是朱力亚
但随着相处日长,马浪的病情似乎越来越严重,肺部也有了些异常。朱力亚经常去照顾马浪,看着日渐憔悴的男友,她恨不能生病的是她。
2004年的一天,朱力亚也生了病,等她休假回来后,马浪的态度突然就“变了”。朱力亚给他打电话,听到对方似乎在医院,而且声音特别烦躁。
4月2日当晚,两人就见了面。但这次重逢,却没有往日的温情。马浪平日里温柔体贴,如今却显得心事重重。之后,两人来到了马浪的住处。
屋内的一片脏乱景象,着实让朱力亚吃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她不知道。朱力亚一边收拾着地上的衣服,一边心生疑虑。就在这时,一旁的马浪终于发了话:
“朱力亚,不管发生什么事艾滋病自述,我知道我是爱你的。”
听到这句话,朱力亚更加不解了。她知道:明天马浪要去北京大使馆,有些事情要做,一个月后才能回来。但这只是一件小事,为何说得像是生离死别呢?
2004年4月3日,马浪孤身一人离开了武汉。他真的是去北京吗?他又为何心事重重?就在他走得没几天,朱力亚终于知道了真相。
——是马浪骗了她。
当被系里领导,单独叫到一个教室的时候,朱力亚整个人都是懵的。我想,那个时候的她,一定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大事,不然领导不会如此严肃。
接下来的谈话中,领导转了七八圈,才为难地对她说:
“马浪已经是艾滋病晚期,你知道吗?”
听到这句话,朱力亚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之后,系里领导又问她:
“你们有没有发生过性方面的接触?”
学校人群相当密集,领导的顾虑,也是对学生负责。但当时,为了前途着想的朱力亚,选择了矢口否认。她也心存幻想,觉得老天不会那么残忍,万一她真的没事呢?
但是正常人都知道,马浪已经是艾滋病晚期,说明体内的病毒已经相当多了。或许从他开始频繁感冒的时候,就已经感染了。而朱力亚却一直与他接触,又怎么会无恙呢?
领导又不是小孩子,不可能听信她的一面之词。在之后的检测中,终于证实了先前的猜测——朱力亚也被感染了艾滋病。而传染给他的人,正是她的爱人马浪......
05美梦破碎,她该何去何从?
离开教室后,朱力亚不知该何去何从。她在宿舍外面,挂上了“不在,请勿打扰”的牌子。当天晚上,武汉下起了大暴雨,朱力亚打开窗户,差点就萌生了死意。
她被感染的消息,也很快就传了出去。领导要求她,必须使用一次性筷子,跟别人隔离起来。领导还安慰她说:
“其实,国家现在对你们这一类人,还是挺关照的。”
但朱力亚,始终骗不了自己。从遇见马浪那天起,她就被判了“死刑”,她失去了往日的骄傲。父母的欣慰、师长的看重,从那时起烟消云散。
她该怎么做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很茫然。她甚至不敢安静下来,因为只要一安静,马浪的模样,就会迅速涌入她的脑海之中。那些曾经温馨的画面,如同放电影一般来回播映。
而有时,朱力亚也会陷入一种迷离状态。她觉得现在是一场噩梦,醒来后,一切都会变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没多久,学工处长就让朱力亚休学。等她回来以后,学校方面也十分委婉,最后给了这样一个处理:她必须出去租房子住,然后把剩下的大学课程,全部读完,这样她就可以毕业了。
现在来看,学校还是很照顾她的。这样一来,至少她能够拿到毕业证。
但那个时候的朱力亚,哪还有心思学习呢?她变得十分敏感,同学对她也是讳莫如深。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她鼓起勇气,终于叫出来一个室友。寒暄一阵过后,朱力亚发现:两人之间,已经有了无形的隔膜。
是啊,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病人,到哪里都会让人害怕。这次短暂的重逢过后,朱力亚打了一辆车,送室友回去。中途,对方接到了好几个来电,其中一个让她很是难过:
“如果你去见她,我们连你都不理,别回寝室!”
曾经熟悉的声音,如今变得异常刺耳。武汉这座城市,留给她的爱与伤痛,都太多太多了。一番抉择过后,朱力亚离开了那里,只身前往了另一个城市——贵州。
06写传记,警醒大学生
在贵州,朱力亚找到了一份工作。自给自足的同时,她也一直隐瞒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的事情,连她的父母都不知道。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异样的眼光少了许多,朱力亚渐渐放松下来。看着山清水秀的风景,她那颗积极向上的心,也再次燃了起来。朱力亚觉得:来这世上一回,不留下点东西太遗憾了。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朱力亚认识了几个,同样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她这才发现,除了她以外,还有很多大学生,也在遭受艾滋病的折磨。
他们之间,或许有献血感染的;或许有跟她一样,因为不注意保护自己而感染的。而这些现象,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从那以后,朱力亚就想公开自己的经历,来警醒其他人。
2006年,朱力亚出版了一本个人传记——《艾滋女生日记》。里面详细描写了,她与黑人马浪的爱情,再到最后美梦破碎的变革。每个字的背后,都饱含了朱力亚的悔恨,她希望:
“有人在看到我的故事后,会有所感悟,会对行为和思想有所修正。”
虽然成年人,对爱情已经有了行为能力。但在没有完全了解对方之前,还是要注意尺度。
在这期间,也有不少媒体采访过朱力亚。当问及她之后的计划时,她表示想要到学校演讲。也许通过她的呼吁,这样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如今17年过去了,朱力亚是否还活着,她是否还走在警示大学生的路上呢?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她留下的教训,却应该时刻铭记。(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