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艾滋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感染HIV到底有什么症状?

  症状,几乎所有恐艾者都绕不来的魔咒。但凡身体有一点不适,总能联想到HIV感染。自行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信息,反而使得恐惧加深。

  HIV感染后会经历三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其中,在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中,常见一些躯体症状。

  感染早期

  在感染HIV后的早期,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暴露部位的局部组织周边[1],未大量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这个阶段可长达10天,在病毒扩散到淋巴组织和血液循环后,HIV复制速度倍增,每20小时病毒载量水平可升高一倍[2]

  随着病毒载量水平的上升,急性感染的个体会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体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快速升高[3]部分人会出现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症的症状,包括发烧、皮疹、盗汗、严重疲劳、头痛、腹泻、咽痛、关节痛和肌痛,少数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4]这些症状虽然可能会出现,但是并不具备特异性,因为早期症状和流感病毒感染高度相似,无法单依靠症状判断是不是HIV感染。

  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的症状通常发生在HIV感染2周后[5],与病毒血症高峰一致[3]这意味着,如果有明显的躯体症状,此时的病毒载量处于一个极高的水平,同时,病毒复制速度也处于一个较快的水平。如果有相关症状和流行病学史,此时可以进行HIV-RNA检测及P24检测(第四代检测),若有相关症状出现,HIV-RNA及P24会出现明确的阳性结果,在4周-6周之间随着症状缓解,P24滴度可能消退,通常在p24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后5天内,hiv-1抗体可通过灵敏的酶免疫分析(第三代EIA)检测到。但是,抗体出现时间可能因人而异。(HIV-RNA:病毒载量检测,常说的核酸检测,反应病毒水平的一个直接指标。P24,HIV核心蛋白的一种,间接反应HIV复制速度的指标)

  HIV急性期皮疹,常起于胸前,集中于躯干,少见于四肢,感染后2-6周随着病毒载量升高而出现。(图片来源:NIH)

  对恐艾人群来说,暴露后建议在2-3周内进行RNA或P24筛查;若2-4周内均未进行P24筛查,又无进行RNA检测的条件时,建议建议在6周后再进行抗体筛查明确是否感染结果。

  感染潜伏期

  在急性感染期过后(通常为6周后),大多数症状均已经消退,唯一可能的症状,就是颈部偶尔或持续的淋巴结轻微肿大,因为其反应很轻微,多数人并不会在意。

  这个时期病毒载量水平开始降低,但是HIV仍旧保持活跃,持续并且缓慢的破坏免疫系统,同时被感染者没有明显难受的感觉。如果不进行治疗 ,这一无症状期可持续约8-10年,部分x4嗜性毒株为3-5年,这一时期虽然没有明显不适,但是仍然具备传染性,HIV的扩散多发生于无症状期。[6]

  艾滋病期

 

  HIV未经治疗大约需要8-10年(部分x4嗜性毒株为3-5年)时间才能发展成所谓的艾滋病。此时,免疫系统已经失去部分功能,CD4计数低于200,各种明显症状持续出现。[6]

  这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其他明显症状包括:

  1、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在颈部、耳下、耳后、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结肿大最为突出,在严重的情况下,肿大的淋巴结伴随有痛感,而且其肿大即便不用触摸也能观测到。当单个淋巴结直径超过2厘米(约1英寸)并持续肿大三个月以上时,可以定义为持续性的广泛性淋巴结病(PGL)。即便经治疗,肿大的淋巴结也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消退。

 

  2、念珠菌感染(鹅口疮):这种真菌感染往往是即将发病的早期迹象。虽然最常见的是在嘴里,念珠菌病也可能发生在喉咙或阴道。在CD4计数小于200的人群中多见。在艾滋病期,念珠菌感染率很高,不仅是口腔,念珠菌在艾滋病期患者中还能波及支气管,气管,食道,或肺部。

  3、皮肤损伤全身皮肤可能出现红色,粉红色,棕色,或略带紫色的皮疹,部分伴随瘙痒或者疼痛,或在口腔,鼻子,或眼睑内也可见粘膜性状改变;舌苔出现白色突出斑点,伴随疼痛。起因是免疫力低下,皮肤广泛的细菌真菌感染。

  4、睡眠盗汗:艾滋病期常见的盗汗,可能预示着比较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如肺结核,鸟分枝杆菌复合体,或组织胞浆菌病[7]

  5、暴瘦:在进入艾滋病期后,常见的体重快速降低,CD4耗竭,辅助T细胞诱导免疫能力丧失,CD8快速增殖会消耗大量增殖,同时肠道机会性感染导致严重腹泻和营养吸收不良,以至于机体热量失衡,体内热量大量消耗。[8]

 

  同时艾滋病期患者也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例如带状疱疹(带状疱疹),PCP肺炎,卡波西肉瘤。一些在非HIV感染者中较为轻微的疾病,在艾滋病期患者中也会有更明显的症状与后果。[9]同时,罹患癌症的概率也直线上升。

  要避免艾滋病期对人体带来的严重损耗,如今最好的措施就是及时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经治疗后,HIV感染病情进展会停止,免疫系统逐步趋于正常。坚持治疗,HIV感染便不会发展为艾滋病。

  观点

  没有人可以靠症状判断是否是HIV感染,疾病很多,内科书很厚,症状类似的疾病数不胜数,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HIV,首先需要做的是进行检测。而不是在互联网上检索“我是不是得了艾滋病”“艾滋病症状有哪些”此类问题。

  HIV感染早期症状往往缺乏特异度,如果谁不依托检测,直接依据早期症状判定HIV感染的,那么此人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疯子。

  HIV实验室检查

  HIV/AIDS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耐药检测等。HIV-1/2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HIV核酸检测(定性和定量)也可用于HIV感染诊断;HIV核酸定量(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HIV耐药检测可为HARRT方案的选择和更换提供指导。

  对于知晓感染状况,第一步进行HIV-1/2抗体检测。下面重点介绍HIV-1/2抗体检测。HIV-1/2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

  HIV-1/2抗体筛查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快速试验(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免疫层析等)、简单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等。

  HIV-1/2抗体筛查试剂从第一代HIV抗体筛查试剂问世,经历了第二代HIV抗体筛查试剂和第三代HIV抗体筛查试剂,其检测窗口期逐渐缩短。近年来,出现的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即第四代试剂,现已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由于在检测中增加了HIV-1p24抗原,其窗口期明显缩短至2周,能够发现急性HIV感染者。

  第三代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无反应,报告“HIV抗体阴性”,见于未被HIV感染的个体,但窗口期感染者筛查试验也可呈现阴性反应。若结果有反应,用原有试剂双份/双孔或两种试剂进行重复检测,如果呈无反应,则报告为HIV抗体;如一个有反应一个无反应或均呈有反应,需要进行补充试验。

  

  第四代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结果无反应,报告“HIV抗体阴性、HIV-1p24抗原阴性”。结果有反应,用抗体检测试剂进行复检试验,复检结果有反应,进行补充试验;复检结果无反应,进行HIV-1核酸试验、HIV-1 p24抗原试验或2-4周后随访。

  

  补充试验分为抗体确证试验和HIV-1核酸试验。抗体确证试验包括免疫印迹试剂(WB)和条带/线性免疫试验(RIBA/LIA)等,抗体确证试验无特异性条带产生,报告HIV-1/2抗体阴性;出现条带但不满足诊断条件则报告不确定,可进行核酸试验或2-4周后随访;出现足够特异条带,出具HIV抗体阳性报告。HIV核酸试验:核酸定性检测结果阳性报告HIV-1核酸阳性,结果阴性报告HIV-1核酸阴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低于检测限,报告低于检测限;>5000拷贝/mL报告检测值;检测结果≤5000拷贝/mL,建议重新采样检测,临床医生可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史、CD4+T淋巴细胞计数或HIV抗体随访检测结果等进行诊断或排除诊断。

  

  【参考文献】

  [1]Li Q, Skinner PJ,  Ha SJ, et al. Visualizing antigen-specific and infected cells in situ predicts outcomes in early viral infection, Science , 2009, vol. 323 5922(pg. 1726-1729)[2]Fiebig EW,  Wright DJ,  Rawal BD, et al. Dynamics of HIV viremia and antibody seroconversion in plasma donors: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primary HIV infection, AIDS , 2003, vol. 17 13(pg. 1871-1879)

 

  [3] Stacey AR,  Norris PJ,  Qin L, et al. Induction of a striking systemic cytokine cascade prior to peak viremia in acut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infection in, contrast to more modest and delayed responses in acute hepatitis B and C virus infections, J Virol , 2009, vol. 83 8(pg. 3719-3733)

  

  [4] Gay CL,  Mwapasa V,  Murdoch DM, et al. Acute HIV infection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Malawi,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 2010, vol. 66 4(pg. 356-360)

 

  [5] Lindback S,  Thorstensson R,  Karlsson AC, et al. , for the Karolinska Institute Primary HIV Infection Study Group. Diagnosis of primary HIV-1 infection and duration of follow-up after HIV exposure, AIDS , 2000, vol. 14 15(pg. 2333-2339)

 

  [6]HIV.gov. How Can You Tell If You Have HIV? Updated June 21, 2019.

 

  [7]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Four Common Causes of Night Sweats.

  [8]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IV Wasting Syndrome. Updated May 1, 1997.

 

  [9]Erdmann NB, Prentice HA, Bansal A, et al. Herpes Zoster in Persons Living with HIV-1 Infection: Viremia and Immunological Defects Are Strong Risk Factors in the Era of 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Front Public Health. 2018;6:70. doi:10.3389/fpubh.2018.00070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