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要怎样治疗梅毒?

一、青霉素首选

青霉素G是各期梅毒的首选治疗方案,迄今为止青霉素仍然是治疗梅毒最好的药物,尚未发现有对青霉素耐药的梅毒螺旋体株。全世界4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青霉素G可有效地治愈早期梅毒。但水剂青霉素吸收快、半衰期短,不能在血液中持续有效的抑菌浓度,因此应该使用长效青霉素,如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非青霉素药物治疗方案报道较少,抗生素对抗螺旋体的作用能力顺序可能是①青霉素;②四环素;③红霉素;④土霉素及金霉素;⑤氯霉素及链霉素。头孢三嗪有较强的抗螺旋体作用,一次注射可持续24小时杀菌水平,但至少要在患者的血液中保持8-10天的杀灭螺旋体药物水平,因此单剂量头孢三嗪不能有效的治愈梅毒。阿齐霉素是最近试用的新药,遇有青霉素过敏时可选用。有报告阿齐霉素0.5g,口服,每天1次,连续10天有效。其临床疗效对孕妇的安全性均待进一步观察。

必须强调非青霉素药物对梅毒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包括血清学的复发率和三期梅毒的发生率尚无确切的评价。国外有用非青霉素药物治疗早期梅毒后发生神经梅毒的报道。

二、早期梅毒

按推荐治疗方案治疗后,梅毒患者的血清学试验高滴度可缓慢下降,早期梅毒治疗后,一般可在6-12个月内血清非螺旋体抗原试验阴转,但如用螺旋体抗原进行血清试验,有相当部分患者持续阳性。应于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临床和血清学检查。当梅毒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持续或复发,或当非螺旋体试验滴度出现4倍以上的增高时(相当于2个稀释度的增高,如从1:4升至1:16,或从1:8升至1:32),应考虑治疗失败或再感染,对此患者进行再治疗。早期梅毒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后,若非螺旋体试验滴度未出现4倍(相当于2个稀释度的下降,如未能从1:16降至1:4,或从1:32降至1:8)以上的下降,则该患者可能属治疗失败,应进行临床和血清学随访,HIV检测,或脑脊液检查,或给予再次治疗。

三、晚期梅毒

此处专指树胶肿及心血管梅毒,不包括神经梅毒。晚期梅毒应以青霉素治疗为主,其他药物疗效很差。抗梅毒治疗对已产生的组织损伤、破坏不能恢复并产生瘢痕者,血清阴转困难,反应素持续阳性,但临床症状可以消失。晚期主动脉关闭不全症状很难改变。驱梅治疗后仅有20%~30%血清阴转心血管梅毒的治疗,不用苄星青霉素,对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伴有心力衰竭或心绞痛者,必须先予以控制,然后用青霉素治疗,从小量开始,避免发生吉海反应。

要怎样治疗梅毒?.jpg

四、妊娠梅毒

应对所有妊娠妇女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妊娠梅毒在妊娠后期接受青霉毒治疗时,若突然发生吉海反应,则有早产或胎儿宫内窒息的危险。青霉素治疗的并发症中死产非常罕见,但即使死产有可能发生,也不应延误治疗,这是因为青霉素治疗可以防止胎儿进一步受损。尚未发现能代替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患者的抗生素,必要时,在经过脱敏后,仍应接受青霉素治疗。妊娠期间忌用强力霉素和四环素,可选用红霉素,但是红霉素不能可靠地治愈胎儿梅毒。

对未经充分治疗或不是用青霉素治疗的梅毒孕妇,尤其要对婴儿进行临床及血清学随访,进行治疗。

五、神经梅毒

用推荐的方案治疗,90%的神经梅毒病人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如单用标准剂量的苄星青毒素或每天用少于240万单位的普鲁卡因青霉素,皆达不到杀灭脑脊液中梅毒螺旋体的水平。

神经梅毒的活动性与CSF白细胞增多的程度关系最密切。因此CSF细胞计数的改变是判断疗效最灵敏的指标,而脑脊液蛋白浓度改变的意义稍小一些。无症状或有症状的神经梅毒应在治疗后的3年内每隔3~6个月做一次CSF检查。直至细胞数恢复正常。95%的治疗有效患者在3~12个月CSF细胞数降至每毫升10个或10个以下。CSF蛋白浓度的降低更为缓慢,而CSF.VDRL效价则在数年内缓慢下降。但如果到6个月时,脑脊液中增加的细胞数仍本降低,或到2年时脑育液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则应对患者进行再次治疗

六、先天梅毒

持别是新生儿用青霉索驱梅以后,几乎有近100%的临床治愈,生后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梅毒血清试验可阴转,出生6个月以后采用青霉素驱梅治疗,其梅毒血清试验阴转率明显减低,在治疗过程中,患儿漏过一天以上的治疗,则应重新开始整个疗程。婴儿应在治疗后第1个月和2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随访,若惠儿血清中抗体仅是由母体血液被动转移所致,则到3个月时,患儿血清中的非螺旋体滴度位有所下降,而到6个月时,患儿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应为阴性(被动转移的血清非螺旋体抗体滴度亦可持续存在长达1年),但若抗体滴度保持不变或增加,则应对患儿进行包括脑脊减在内的检查,并进行创底治疗

对脑脊液内细胞增多的患儿,应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直到细胞数正常。若2年后细胞数仍未正常,或连续检查并非呈下降趋势。则应寻患儿再次治疗。治疗6个月后,亦应检查脑脊液中的 VDRL 试验,若仍为阳性,则应再次治疗。

七、潜伏梅毒

如脑脊液检查发现异常,并且高度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梅毒,则应按神经梅毒治疗。

潜伏梅毒的随访,应分别在治疗后的半年和一年,复查血清非螺旋体的定量试验。如果 其滴度增加4倍:或在1-2年内,最初较高的抗体滴度(≥1:32)未能降低4倍以上,或出现梅毒的症状和体征,则应对患者进行神经梅毒的检查,并再次给予适当的治疗。

八、治疗矛盾(therapeutic paradox) 

晚期梅毒治疗可使肉芽肿破坏吸收,代之以结缔组织,形成瘢痕,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中则影响其功能,因此,经治疗的患者自觉症状可能反而加重,出现功能障碍。

九、吉海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 

见于50%的一期梅毒,90%的二期梅毒以及25%的早期潜伏梅毒。因此,吉海反应较常见于早期梅毒的治疗中,其他如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及妊娠梅毒亦可发生。表现有发热(平均体温升高1.5℃)、头痛、寒战、肌痛、心搏过速、嗜中性白细胞增加、血管扩张伴有轻度低血压。皮损加重,偶尔亚临床的或早期的皮损可在反应期首次明显出现。骨膜炎疼痛加重,但心血管梅毒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主动脉破裂,神经梅毒显著恶化。吉海反应只出现于第一次注射强有力的驱梅药物时,在治疗后2小时发生,7 小时体温达高峰,于12~14 小时内退热。而神经梅毒发生反应较迟,在12~14小时才达到顶点。如此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正常量或用碘-铋作准备治疗4~6周,就能避免发生吉海反应。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张治疗口服强的松5mg,每天4次,连续4天。心血管梅毒,用青霉素G治疗,应先从小剂量开始(见治疗方案)。


注:文章图文信息编辑整理自网络,仅作知识分享使用,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