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一个人可抵十个师,却为守护文件牺牲,生命最后,依然在执行任务

两弹一星,是我国走向强大最有力的一个脚步,其中有无数的科学家逝世,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就是郭永怀,他也是唯一一个,以烈士身份被追授的科学家。

郭永怀的一生堪称传奇,与主流科学家不同的是,郭永怀的出身并不好,虽不能算贫穷,但但也只是勉强糊口。

可就是这样的家境,他还是争取到了工费出国留学的权利。

许多人说,郭永怀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一、到美国来,是为了将来报效祖国

现在的留学生,几乎都要面临签证这件事,当时也不例外。只不过,郭永怀在面对相关人员询问时,回答得相当干脆。

——“你为什么要到美国?”

——“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

如今来看,这个回答似乎只是喊口号,可在当时,却非常大胆。

后来,郭永怀在美国担任许多项目的主力,还拿了很丰厚的待遇。想起当年出国时的回答,很多人认为,郭永怀只是说说而已。

当然,最初美国人也担心郭永怀会待着“不轨”的心思,但等他结了婚,还在美国生了一个孩子,这种戒备,便放下了。

结婚生子后的郭永怀,有着丰厚的待遇,也被允许接触美国尖端科技,还成了小有名气的大学讲师、力学专家。

这样的人,在美国看来,不可能再回一贫如洗的中国。

二、回国?还不到时候

第一批回国的科学家,是钱学森,而郭永怀,并不是第一批回国的人。

那,是郭永怀不想回国么?

自然不是。

不回国的原因,是他手里有不止一个项目在跟进。

有人说,把自己的智力贡献给美国,就是卖国。可这些人忘记了,美国提供了实验环境、提供了物质资料,也是第一个受益者,可随后,郭永怀就将实验项目带回了中国。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那个时代留美的科学家,心中都藏着这个心愿,在国外做实验,将成果带回来。

那时,祖国百废待兴,根本没有条件进行实验。

钱学森也好,郭永怀也好,甚至近些年才回归的杨振宁,就连那些永远也不能回归的科学家们,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祖国做着贡献。

现在的人,或许根本理解不了那个时代的人,对祖国的热爱。

郭永怀的夫人描述,在钱学森回国那一天,郭永怀就坐不住了,开始策划着未来回国的事情。

当时劝说郭永怀不要回国的人,非常多,理由更无法反驳。比如,为了科研,为了孩子。哪怕是现在,美国的科研环境和子女的教育环境,都要比国内好,更何况当年?

但郭永怀从未动摇。

他一直记得,自己来到美国,就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

为了顺利回国,郭永怀焚烧他的实验资料。这些资料,是郭永怀半生的心血。当时心疼的人不止一个,其中唯独没有郭永怀。

他的夫人曾经问过他,郭永怀说:这些资料都在自己的脑子中了,若是带着,美国当局会找麻烦的。

三、我的文件!

1956年,郭永怀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邮轮,这是他前半生中最激动的时刻,也是他夫人最激动的时刻。郭永怀夫人老年时,还能仔细的描述出当时的情景: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几间灰秃秃的小屋、穿着灰色制服的边防战士,醒目并使我们大家感到兴奋又温暖的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后来,郭永怀夫妇在被接见的时候,曾被允许提出几个要求。以接见他们的那群人的身份地位来说,此时任何条件,都会被允许,可郭永怀只是说:“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是啊,郭永怀从出国的那一刻起,就是为了报效祖国,这个机会,他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了。

可惜的是,此时距离他牺牲,只有十年了。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在十年后戛然而止。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郭永怀立下了汗马功劳。

钱学森这样评价郭永怀:“单单一个郭永怀,就能抵得上十个师。”

可惜,哪怕上百个师,也换不来一个郭永怀。

郭永怀去世前,接到一个任务:回京运送文件。

这本事非常简单的任务,可谁也没有想到,飞机竟然失事了。

生命的最后,郭永怀连一具全尸都没有。他整个人,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

据空难的幸存者回忆,郭永怀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我的文件!”

当人们找到郭永怀的遗骸,都湿了眼眶:郭永怀用他最后的力气,和自己的警卫员紧紧抱在了一起,而两人之间,就是那份几乎完好无损的文件。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