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血常规都能查出什么病?医生提示:若5项指标升高,需进一步检查

导语:很多人有一种疑问,为什么现在一去医院医生就让做血常规检查,那到底血常规检查有没有用呢?可以查出身体哪些疾病呢?能查出癌症来吗?

其实血常规是医院非常常见的检查,无论是外科,内科,儿科,骨科,小到感冒发烧大到癌症,几乎都要做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俗称“血象”,是医学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血液检查,血常规中的许多指标都是病理改变,常用的敏感指标,比如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具有诊断疾病的参考价值。

血常规是什么?

血常规是对人体血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查和分析的一种常用临床检查方法。检查项目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形态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一些疾病和监测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项指标:

1. 白细胞计数(WBC):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2. 红细胞计数(RBC):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3. 血红蛋白含量(Hb):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4. 红细胞比容(HCT):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比例。

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大小。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的浓度。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液中总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数目之比。

8. 血小板计数(PLT):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

通过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贫血、白血病、感染、风湿等疾病的情况,以及了解药物治疗是否产生了可预见的影响。

02

血常规都能查出什么病?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和各种细胞的比例等项目,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以下6种疾病:

1. 贫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等指标异常可以提示贫血,进一步可以通过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明确贫血的病因。

2. 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异常可提示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还可以观察各种细胞比例的变化,如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中性粒细胞核比例等,进一步判断感染的病原体和病情。

3. 血液肿瘤:血常规可以初步发现一些血液肿瘤的征象,如白细胞增多、贫血等,但最终需要通过骨髓穿刺等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4. 血栓性疾病:血小板计数异常可以提示血栓性疾病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检查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统。

5. 自身免疫疾病:血常规有助于判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如红细胞比容降低、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进一步可以考虑抗核抗体等辅助检查。

6. 肝病: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肝功能异常,如白蛋白降低、黏度增高等,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相关指标如肝酶等进行确认诊断。

03

医生提示:若5项指标升高,需进一步检查

1. 白细胞计数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感染、炎症、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的表现,需要进一步通过细菌培养、病毒学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查、自身抗体测定等检查明确诊断。

2. 血小板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是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的表现,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检查、遗传检测等检查确定诊断。

3. 红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缺氧、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的表现,需要进一步通过心电图、CT、肺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

4. 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升高可能是感染、炎症、肿瘤、药物反应等的表现,需要进一步通过细菌培养、病毒学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查、药物过敏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

5. 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升高可能是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淋巴瘤等的表现,需要进一步通过病毒学检测、自身抗体测定、淋巴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04

常规血液检查能检测出癌细胞吗?

其实常规的血液检查并不能够帮助人们去检测出癌细胞,这只是一项辅助检查。

如果常规血液检查存在异常现象,并且提示很有可能存在着癌症现象,这个时候还需要医生再去配合其他的检查项目,才能够了解患者身上到底有无存在着癌症表现。

这主要是由于在临床方面,癌症的分型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检查状态更是多种多样的表现。

患者会存在着不同的身体表现和异常指征,单纯通过血常规无法直观的去了解患者身体当中是否存在着癌变现象。

05

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1.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应禁食、禁饮、禁止运动,最好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

2. 进行检查前避免激动和疲劳,以免影响检查结果,也要保持心情平稳。

3. 检查前应该告知医生个人的病史、用药情况(包括正在用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血常规的结果。

4. 如果您有恐针或针刺恐惧症状,可以提前请医生使用麻药或者其他特殊技术进行采血。

5. 采血前应先消毒皮肤,以避免细菌感染,采血要用专业的一次性采血器和试管。

6. 在采集血样之前,要保持放松状态,采血时不能过度紧张和抵抗,以免采得的血液样本过少或过多。

7. 检查后要认真解读检查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

注意事项可以提高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确保检查结果可靠,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不良反应。

06

延伸阅读——抽血常规的血,最后都去哪里了?

通常情况下,抽取的血样会送到医院或专业实验室进行化验或检测,化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病原体等信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在实验室,抽取的血样会通过离心仪离心分离血浆和红细胞,然后加入化学试剂对血液中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测,检测过程过后,结果会被记录下来,并送到临床医生的手中,供其做出相应的诊疗决策。

当然,如果抽取的血样中含有病原体等感染性物质,则会按照规定进行特殊处理,以防止传染疾病的扩散。

不过,如果血样是来自私人体检或健康状况自我监测等个人行为,通常会直接交给个人或寄往指定的实验室检测。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