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猴痘到访这些大城市了

  • 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就在当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表示,正调查一宗猴痘确诊个案。
  • 据此不到一月,北京、广州又相继各发现2例猴痘病例。
  • 而自台湾“疾病管制署”2022年6月公布台湾首例猴痘确诊个案以来,距今已累计确诊上百例。

我国大陆首次报告猴痘病例,还是在2022年的9月份……消息一出,曾一度让重庆冲上热搜。

时间回溯到2022年的5月7日,英国在当日报告了首例非流行国家的猴痘病例(猴痘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在此之后,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出现病例。猴痘逐渐蔓延到全球各国

截至2023年6月5日,全球共有111个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其中确诊病例87929例,疑似病例1095例,死亡病例146例。


在所有可能暴露的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性接触的聚会环境,占66.4%。

猴痘病例各国数量分布

图片来源:WHO官网


什么是猴痘?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类似,都属于正痘病毒。作为天花病毒的亲戚,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因为它于1958年首次在猴子身上发现,所以命名为猴痘。1970年第一次在人类身上发现该病。事实上,世卫组织已于2022年11月28日发布声明称,将开始使用“mpox”作为“猴痘”的同义词,“猴痘”一词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人感染猴痘病毒后不会马上出现症状,存在5-21天的潜伏期。猴痘的常见前驱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背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皮疹于发病后1-3天出现,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的变化经历斑疹、丘疹到疱疹、脓疱、结痂,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图片来源:WHO官网


令人心安的是,猴痘为自限性疾病,症状常常自行消退。但新生儿、儿童和有免疫缺陷基础疾病的人可能会有更高的风险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并因猴痘而死亡。在有记录的病例中,既往猴痘病死率为0%-11%,在幼儿中更高。


如何传染?

人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病毒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谈到密切接触,可能会有朋友想问了:性接触也是密切接触啊,猴痘是一种性传播感染疾病吗?虽然猴痘可通过任何形式的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包括与感染者的接吻、触摸及各种形式的性接触等,但目前尚不清楚猴痘是否可以通过性途径传播(例如通过精液或阴道液体)。此外,对于男男性行为是否感染几率更高的问题,目前也还没有确切的答案。迄今为止,在2022/2023年多国暴发中报告的大多数病例都是在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中发现的。世卫组织表示,拥有多个性伴侣或新的性伴侣的人目前面临的风险最大

如何预防?

既然前面已经提到猴痘是天花的亲戚,那么对抗天花的天花疫苗对猴痘有预防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接种天花疫苗可预防猴痘。以往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的防御能力。换言之,天花疫苗的接种,已经让我国1981年以前出生的群体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此外,世界上已经有三种疫苗(MVA-BN, LC16和OrthopoxVac)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世卫组织表示,只有有风险的人(例如与猴痘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或属于猴痘高危人群的人)才应考虑接种疫苗。目前并不建议大规模接种疫苗。


对于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5点:

1.避免与疑似人员进行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

2.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

3.勤洗手,加强个人手卫生。

4.避免接触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体。

5.主动就医和及时报备(若在国内外有过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出现类似猴痘皮疹,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来源四川疾控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