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网

恐艾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兴许那样男足次次都能进世界杯了

    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群每日除了例行聊关于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窗口期等相关话题,也不乏聊一点其他话题。比如说世界杯啊,男足啊,军事和社会啊,不过就算话题牵涉到八竿子打不到一撇的“白斩鸡”们,也还是强制和艾滋病恐惧症放在了一起。毕竟在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中,包含了大量的足球迷和篮球迷。

甲问:为什么那些球星歌星影星不恐艾呢,他们是不懂还是不怕?或者大场面经历太多,把人生早就看淡了?

乙问:难道他们就不在网络上浏览一下相关疾病风险症状吗,不是说入了一搜网络深似海吗?

丙问:前几天才看到一个报道说某队的队员们又私自出去嗨彻夜未归遭到处罚,那么随意出入风月场所,艾滋病真的会离他们很远吗?难道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健康吗。毕竟作为运动员,健康的体魄是第一位。

其实对于很多普通人不恐惧艾滋病,不是他从内心中真的不恐,而是他没有去真正细致研究过,所谓细思极恐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大约有80%的人都怕蛇,但很少有人随时随地的都在害怕蛇,甚至看到长细条状物体就开始害怕,因为大家觉得蛇离我们的生活中很远,不用过余担心。然而假定一个动物保护组织说有三条眼镜王蛇在某地突然潜逃,那么某地的居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蛇的恐惧和焦虑就会增加。恐惧来源最主要的不是事物的性质,而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压迫性。艾滋病恐惧并不是因为艾滋病本身,而是这样的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更加加重了我们对恐惧的感知。

对于一般运动员会不会恐惧艾滋病,这是很少的,不是因为日常生活的行为确信是没事的,而是平时自己的日程生活都排的比较满,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训练,而有的俱乐部基本上是连通信工具都会给没收,以至于很少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进行网络搜索和思考。缺乏了这样一个便捷上网形成恐惧的工具,受到网络毒害的机会相对就少了很多,这点和很多“闲得蛋疼”,有一大把时间可以在网络上疯狂搜索完全不同。一看到自己身边的队员看起来都是活蹦乱跳的,谁还会将其和可怕的疾病联系在一起,大部分球员也就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但凡是有过非伴侣的无保护行为,都存在着相当的风险,只是很多人的意识层面达不到这样一个拥有对艾滋病高危防范的意识而已,特别是部分更加年轻化处于饥渴状态下的球员。

对于艾滋病恐惧症来说,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的确并不是一件让人兴奋的好事,这会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质量,导致心理障碍或者精神障碍产生,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职业,那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不仅限制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出现,还会统一思想,坚定目标,拔高高度。

据国家专业脱恐机构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对100名过去曾经恐艾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做过的一项统计数据来看,无一例外都表示不敢再碰除自己固定性伴侣以外的人了,有80%的人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敢去风月场所,甚至去进行飞机等边缘行为了。其中又有90%的人表示通过恐艾以后,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更应该明白自己当务之急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有85%的艾滋病恐惧症表示,在经历了恐艾以后,自己心性变得更加成熟,得到了领导赏识和晋升。

如果踢球的同志们有过艾滋病恐惧症既往史,那么基本上逛店在以后也就与之无缘了,除了练球就是回家陪家人,也将会有更多的精力花在团体的配合和战术的演练上,也会有更多的时间运用在了基本功的训练上,停球几米远的现象在球场上将大幅减少。中国人的体质和日韩等国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在团队的配合上,却因为各有心思,皆是因为精力不足,基本功不扎实所致。

都知道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极容易受到暗示和敏感,大部分一看到妖娆穿着暴露的女孩就会假设对方可能携带艾滋病毒,便敬而远之,甚至加速逃离,为的是避免艾滋病恐惧的痛苦体验感进一步加重。如果说球员有过既往恐艾史的话,那么制定一个规则,如果在球场上出工不出力,评分不及格的话。比赛一结束,不及格的队员,直接送进美女大本营,那估计也没有人不会认真踢球了,为了避免得低分,都努力满场飞奔,将自己最好的竞技状态拿出来。毕竟以前觉得与人同乐爽歪歪,恐艾以后就成了与女孩们同乐心理不堪一击了,这可比号称送去挖煤更加可怕。

    如果真的是生活规律,苦练射术体力,醉心于战术和团队配合,又有达摩克里斯剑悬挂于头顶,每一场比赛都是在拿生命和荣誉在战斗,怎么可能还会有“百战鸡”的称号。那么世界杯离我们真的还会远么。那么还会出现俄罗斯世界杯上除了球队没去,中国其他什么都去了的笑谈么。


赞 ()